畸形和口腔正畸,科学常识,科技常识,高科技,科学理论,英汉词典,翻译,参考文献">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畸形和口腔正畸
释义

【错畸形和口腔正畸】
 

拼译:malocclusion and orthodonties
 

畸形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牙齿、颌骨、颅面的发育畸形。主要表现在牙齿的位置排列异常如牙齿拥挤、个别牙扭转等;上下牙弓间的关系不调。如下牙弓靠前,成为前牙“地包天”;上牙弓靠前成为“暴牙”;还可表现为上下颌骨及颌骨与颅面间的关系不调,如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使成盘状脸(月牙脸,上颌前突下颌后缩)而呈无颌的鸟形脸。错畸形危害牙颌面的发育和健康,同时妨碍口腔的咀嚼、吞咽、呼吸及下颌运动等功能,错畸形也同时影响人的颅面外观。

畸形是口腔科常见病,在口腔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率之后居第3位。在中国儿童中错畸形的发生率达40%。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错畸形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

畸形的病因研究是比较成熟的,畸形的发生主要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影响的结果。错畸形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可以表现在从个别牙齿的错位到牙面的骨骼畸形。而环境因素则主要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错畸形,如疾病、外伤、替牙过程异常,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吐舌、咬下唇等。病因学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是属多基因遗传,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将随着遗传学科的进展而发展。此外,病因学的研究将深入到发病机理方面,如有不良习惯时的肌压、肌电、肌能变化,以及生长发育的异常,已对胚胎过程发生异常的机理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1931年Broadbent提出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使错诊断、机制分析从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骨骼结构。几十年来X线头影测量已成为错畸形诊断分析及研究工作的主要手段。自7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X线头影测量由原来的手工操作绘图测量发展到计算机数值化测量,错畸形的机制完全由计算机来分析完成,同时揭示矫治计划。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到80年代末又提高到三维图象头影测量分析水平。

美国安格尔(Angle)分类法将错畸形分为中性错(Ⅰ类)、远中错(Ⅱ类)和近中错(Ⅲ类)3个类别,由于此分类法较简明易记,近1个世纪来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但此分类法反映不出错的机制,同时在Ⅰ类错中包括了各种错的表现,是其不足之处。我国口腔正畸专家毛燮均教授于1959年提出一个以症状、机制、矫治原则三者相结合的毛氏错分类法,把错畸形归为牙量骨量不调(Ⅰ类)、长度不调(Ⅱ类)、宽度不调(Ⅲ类)、高度不调(Ⅳ类)、个别牙错位(V类)、其它(Ⅵ类)等6类,这一分类法的特点是以调与不调为分类基础,具有高度科学性,并且从诊断上可以初步分析出其机理及应采用的矫治原则。

畸形的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戴用矫正器来矫正错位的牙齿及牙弓、颌骨、颅面间的不调关系。常用的矫正器分为可摘矫正器和固定矫正器两大类,前者可由患者自行摘戴,后者则患者本人不能取下。错畸形的矫治当前国际上大部分采用固定矫正器的方丝弓矫正技术(edgewise appllance)和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力学的原则进行,矫治力通过矫治装置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这是取得口腔正畸临床医疗高水平的保证。在固定矫正器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重大进展是,随着口腔高分子粘合材料的研制成功,使原来固定矫正器在每个牙上所需放置的矫正托槽等附件,由原来要先焊接在带环上再用粘固粉将带环粘着在牙上的方法,改变为用粘合剂直接将托槽或附件粘接在牙面上。中国自80年代初将以上两种先进的固定矫正技术及直接粘合托槽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由于开发了国产的相应器材,为这两种先进矫治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在可摘矫正器的发展过程中,功能性矫正器成为重要的一种。功能矫正器主要是依靠患者口颌系统的肌力作为矫治力源,并结合生长发育的潜能而对错畸形进行矫治。这类矫治器多在儿童生长发育期使用,解决了替牙期不能应用固定矫正器的问题,将抑制异常生长和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结合起来,对早期错畸形进行矫治,这一类矫正器是很具生命力的,唯一的缺点是对于适应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畸形也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适应症主要是生长发育完成后的患者,同时其错牙合畸形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骨骼畸形,而难以单纯用普通矫正器矫治者。这种治疗被称作外科正畸或正颌外科。需口腔正畸科医师与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共同完成,在外科手术前后需行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前者为手术创造取得良好关系的条件,后者为最终完善的功能。外科手术主要在上下颌骨上进行,根据畸形不同机制确定治疗方案,手术通过截断或截除部分颌骨,改变颌骨位置而使其重新组合在正常合关系上。现代外科正畸手术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诊断已可通过三维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得出其错机制及确定手术方案,并可在计算机图象上进行模拟手术而得出术后的预测面象。手术的所有切口均在口内,术后在颜面不留任何疤痕。

口腔正畸学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发展与口腔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医学基础科学及其他科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口腔科的常见病牙周病及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由于其中一个重要病因是因素,如干扰、早接触等原因引起的牙周创伤及颌关节功能障碍,而这类患者可通过口腔正畸的方法来矫治,建立了正畸治疗牙周病及颌下关节病的专科,提高了牙周病及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水平。正畸治疗中矫正器对牙的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代生物力学原理是对矫治力研究的基础。目前通过光弹、全息激光技术及有限元分析法等生物力学研究手段对正畸矫正力作用于牙、骨后的生物力学反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对矫治力的特性以及对牙齿移动、骨受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随着矫治力学研究的进展,在口腔正畸的研究工作中也同样重视对矫治过程中机体的生物学反应方面的研究。因为在口腔正畸过程中的两大方面是矫治力作用在牙齿、颌骨以及牙周组织受力的生物学反应即牙周齿槽骨的改建过程。近20~30年来,人们试图通过调节和控制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来达到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的目的。目前已知PTH、VitD3、cAMP,PGE等都对骨组织代谢产生影响,尤其是PGE系列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在牙齿移动生物学研究中,PGE已成为重要方面,国内外均开始尝试在临床应用PGE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

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与牙面生长发育有紧密关系。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对每个患者的牙面生长发育作出预测,并与错畸形的诊断及矫治结合起来。此外,希望通过对牙齿移动生物学的研究,了解牙齿移动过程中影响和控制牙槽骨改建的各种物质,从而控制牙齿移动的速度。

【参考文献】:

1 黄金芳.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1

2 傅民魁,等,口腔正畸方丝弓细丝弓矫治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0~50

3 傅民魁,田乃学.口腔X线头影测量——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2

4 Zhang Ding,Journal of Japan Orthodontic Society,1992,51:148~152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傅民魁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9/29 6: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