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绵羊品种资源
释义

【绵羊品种资源】
 

拼译:sheep breed resources
 

绵羊能提供肉、羊毛、裘皮、羔皮和部分羊奶等。绵羊品种是遗传上独具特色的群体,每一个品种都是一个基因库,世界上繁殖有600多个绵羊品种,同时新的绵羊品种不断育成。

按照生产用途分类,绵羊品种有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包括裘皮羊和羔皮羊)、无毛羊和乳用绵羊等。细毛羊是由粗毛羊中变异产生的。在16~17世纪,西班牙美利奴羊得到发展,以后西班牙美利奴羊输往世界各地,对现在很多高产优质细毛羊品种的育成起到重要作用。后来培育成的细毛羊品种在剪毛量、羊毛品质、体型和体格大小等方面都超过了原有的西班牙美利奴羊。在20世纪中叶,生产性能高的美利奴羊有法国兰布耶美利奴和美国的兰布耶美利奴、澳洲美利奴、前苏联的阿斯卡尼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等。从体型结构和生产性能上区分,毛用细毛羊如澳洲美利奴的派平型,毛肉兼用型的如强毛型的羊,肉毛兼用型的如德国美利奴、泊列考斯羊。在澳洲美利奴中又根据羊毛细度和体型划分为超细型、细型、中毛型、强毛型。半细毛羊是属于细毛羊和长毛羊的中间型羊种,它比细毛羊的羊毛粗长,并有优良的肉用性能,都是在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初在英国培育成的。英国把半细毛羊分为长毛种和短毛种,共有38个品种,其中最著名的,而且在世界各地培育半细毛羊品种做出巨大贡献的,长毛种羊中有来斯特、边区来斯特、林肯、罗姆尼一玛什、考特斯沃尔羊、德文羊;短毛种中有南丘羊、萨福克羊、肖普夏、汉普夏、牛津羊、有角道塞特。短毛种羊选育原则是“肉主毛从”,以肉为主,早熟性强,繁殖力高,实际上是肉用羊品种。中型半细毛羊以罗姆尼羊为代表。细型半细毛羊以考力代羊为代表。一般半细毛羊有长毛种体格大、产肉多的特点,要求饲养条件比细毛羊高。著名半细毛羊品种还有美国的哥伦比亚羊、巴拿马羊、蒙塔代儿羊和澳大利亚的波尔华斯羊,肉用种中有芬兰兰得累斯羊、法国夏洛来羊等。半细毛羊中有一种茨盖羊。是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一带人民很早育成的,分布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前苏联,有着较好的泌乳性能。半细毛羊品种分为肉毛兼用型、毛肉兼用型和肉用型,全世界有205个,占世界绵羊品种总数的34%。粗毛羊在世界上分布最广,自远古时期就在世界各地普遍饲养,与人类生存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求的变化,粗毛羊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世界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生产性能有很大差别,共同点只是被毛均为混毛型。其中有些品种肉脂性能较好,有些生产裘皮,有些生产羔皮。全世界粗毛羊和半粗毛羊品种共有280余个。无毛羊并不是不长毛,而是毛短粗,无工艺价值,主要分布在非洲国家、亚洲南部和南美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国家;此种羊专供肉用,共有52个品种,占世界绵羊品种总数的9%。乳用绵羊品种有德国的东弗里生乳用羊。

中国绵羊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西南、华东和东北地区,中南地区最少。据不完全统计,有绵羊品种51个,其中粗毛羊品种占76.47%,细毛羊品种占21.57%,半细毛羊品种占1.95%。可划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中国的绵羊,在1949年前都是粗毛羊,包括有短脂尾的蒙古羊(分布最广,多在干旱荒漠草原),其中著名的有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新疆的巴音布鲁克羊。西藏羊为小尾羊,分草地型和山谷型,前者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牧区和甘肃的甘南和四川的阿坝、甘孜等地区;山谷型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以及云贵高原地区。草地型藏羊,尤以青海环湖地区较好。此外,甘南的欧拉羊和甘家羊质量也好,云南腾冲地区腾冲羊生活在亚热带地区。脂臀羊的哈萨克羊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以及新疆与甘肃、青海两省的接壤地区。此外,还有塔什库尔干羊、巴什拜羊、柯尔克孜羊、多浪羊。大尾寒羊、同羊、山西广陵大尾羊的肉用性能也好。滩羊所产二毛裘皮毛股有串字花、软大花等,是世界上著名的裘皮羊。青海贵德、甘肃岷县产黑裘皮羊。新疆和阗羊产优质地毯毛。浙江湖羊所产羔皮具有波浪状花纹,都是世界上少有的绵羊品种资源。培育品种中,1949年以来引进了20多个细毛羊品种与当地粗毛羊杂交改良基础上育成了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内蒙细毛羊、敖汗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陕西细毛羊、山西细毛羊、青海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科尔沁细毛羊;特别是1985年育成的中国美利奴羊,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70年代开始,半细毛羊品种先后用考力代、罗姆尼、林肯羊、边区来斯特羊等品种杂交,育成了东北半细毛羊、内蒙半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山西陵川、凉山半细毛羊、贵州威宁半细毛羊等品种或品种群。羔皮羊方面育成了中国卡拉库尔羊。1949年以来,分别从前苏联、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引进20余个品种,对中国新品种的育成和品种结构的完善,起了很大作用。

绵羊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研究,不仅可以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优良性状育成新品种,而且利用杂交优势在同样条件下可以提高羊肉、羊毛产量和产羔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不同,可以建立不同生产方向的生产基地,包括细毛羊基地、半细毛羊基地、地毯毛基地、肉羊基地以及裘皮羊、羔皮羊基地等,以求对不同绵羊品种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开发以及保护和发展,同时开拓一些新区养羊。70年代以来,湖北鄂西州、湖南一些山区、四川涪陵、黔江地区、贵州一些山区的亚热带丘陵山区草场经过开发和建人工草场,试养细毛羊或半细毛羊获得成功,“北羊南养”的步伐加快,扩大了新区养羊。这些地区水、热条件好、牧草生长繁茂,进一步扩大种植人工牧草,加强草场建设,对加速中国养羊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现有绵羊种质资源,扩大优良品种的繁殖,采用新技术和生物工程,将为今后创造新的绵羊品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主编.中国羊品种志.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15~23

2 威尼阿明诺夫A.A.著,李志农译.世界绵羊品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39~51

3 山西农业大学主编.养羊学(第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21

(北京农业大学蒋英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9 10: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