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粘虫
释义

【粘虫】
 

拼译:armyworms
 

粘虫是以为害粮食作物、牧草为主的多食性、迁徙性、暴发性害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寄主,大发生时可在一两天内吃光大片作物,造成严重失收。研究粘虫越冬迁飞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对控制粘虫危害,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粘虫近缘种类很多。1963年,据陈永林调查资料,在中国有63种,常见的有东方粘虫、劳氏粘虫、白脉粘虫、玉米粘虫和眉纹夜蛾等,其中以东方粘虫分布最广、危害最重。除中国外,也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越南、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在美洲以美洲粘虫和秋粘虫等为主;在非洲则以莎草粘虫(非洲粘虫)为主;在西非,眉纹夜蛾发生也重。

20世纪50年代,基本摸清了东方粘虫在中国各地的发生世代数、主要为害世代、发生危害时期与虫态历期;初步分析了粘虫发生与气候、天敌、农业等因子的关系,制定了中短期测报办法和防治对策。主要对粘虫越冬习性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但对虫源问题未得出确切结论。1959年,中国学者同时提出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东北地区的粘虫不在本地越冬,出现的大量成虫是被大风从南方吹过来的,但未涉及具体迁飞路线;另一种假说认为粘虫在东北地区有它自己的发生基地,可能就在草甸子里越冬。同年冬季开始,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大学生物系)主持下,组织科研和教学单位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调查粘虫越冬情况,在湖南长沙等地发现了越冬虫态。粘虫越冬问题被突破一个缺口。

60年代,根据连续多年的越冬调查和粘虫耐寒力试验结果,结合查阅各地气象资料,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粘虫研究组首次提出粘虫在我国东半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大致相当于北纬33°~34°或33°)。在其以北地区,冬季日平均温度大于和等于0℃的天数多在30d以上,不适于粘虫越冬;在其以南地区,粘虫越冬分3种情况:在1月份℃等温线(大致相当于27°N)以南地区,冬季粘虫继续发育,主要为害小麦;在1月份0~8℃等温线(大致为33°~27°N)间的南半部地区以幼虫在麦田杂草地栖居,但其种群数量较少,不致造成危害;在其北半部地区,以幼虫或蛹等虫态在稻桩、稻田埂、稻草垛、茭白丛、莲台、杂草地等环境中越冬。关于迁飞规律研究,在1962年全国植物保护学会年会和粘虫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粘虫研究组提出“粘虫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为害的假说与迁飞路线理想图”,把中国东半部地区划分为5个发生区:在27°N(1月份8℃等温线)以南地区,年发生6~8代,以冬季为害小麦世代和秋季为害晚稻世代发生较多;在27°~33°N(1月份8~0℃等温线)地区,年发生5~6代,以秋季为害晚稻世代发生较多;33°~36°N(1月份0~2℃等温线)地区,年发生4~5代,以春季为害小麦世代发生较多;36°~39°N(1月份-2~-6℃等温线)地区,年发生3~4代,以秋季为害世代发生较多,主要为害粟、玉米、高粱、稻等作物;39°N(1月份一6℃等温线)以北地区,年发生2~3代,以夏季为害世代发生较多,主要为害麦、粟、玉米、高粱等作物和牧草。196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大学生物系)和辽宁省旅大市农科所协作在渤海及黄海海面进行迁飞昆虫的初步观察,在距海岸110~270km的海面上捕到较多粘虫蛾。1961~1963年,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组织并参加的全国粘虫标放回收试验获得成功,分春、夏、秋3季先后在9省13个地点进行17次试验,总共标记成虫202.5万余头,分别在5省11个地点共收到标记成虫12头,标记与回收地点的直线距离约为600~1400km。这是世界上采用标记回收方法研究害虫远距离迁飞规律最成功的范例。通过标记回收,结合虫源调查结果,基本摸清了中国东部各地粘虫主要为害世代的虫源性质,并创造性应用于粘虫预测预报,设计出“异地”测报办法。70年代,提出粘虫“异地”测报网的组建方案,经当时农林部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并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发报。自1963~1979年先后发报50余期,准确率达85%以上。自从年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建立以来,粘虫“异地”测报移交该站负责进行。

1978年以来,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共同主持下,通过协作研究,进一步摸清了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粘虫生活史、发生世代区划及其发生为害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二代粘虫常发区;在陕西秦岭至甘肃文县一线以北地区,粘虫不能越冬。从1978~1980年先后在8省(区)16个地区进行21次标记回收试验,总计标记成虫250余万头,分别在不同地点收到标色成虫40头。通过标放试验结合虫源调查与异地测报验证,基本明确了中国西北、西南地区二代粘虫的虫源性质,主要来自江淮流域一代粘虫常发地区,并对中国粘虫越冬及迁飞为害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中国境内每年有4次大规模的迁飞为害活动,有水平和垂直两种迁飞方式。春夏季第1、2次多由低纬度或低海拔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迁飞;秋季第3、4次多由高纬度或高海拔向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回迁。日本奥俊夫等人(1976)也作过粘虫蛾从中国向日本迁飞可能性的分析讨论。

粘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在中国研究进展较快,已形成中短期与中长期测报相结合的测报系统。粘虫预测的数学模型、数据库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均有很大发展。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迁飞害虫研究室以昆虫学家李光博研究员为专家对象,总结了他30多年来潜心于粘虫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远距离迁飞规律、异地测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宝贵经验,于1990年研制成功粘虫测报专家系统,可为用户预测粘虫发生程度和发生期提供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据初步调查统计,粘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已定名的昆虫天敌有114种,加上蜘蛛、线虫、脊椎动物和病原微生物达150余种,其中江淮流域麦区一代粘虫的天敌约有80余种。优势种天敌早期为中华卵索线虫,后期以捕食性天敌步甲类为主。武汉大学病毒系、安徽省阜阳地区农科所和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应用多角体病毒,河北省沧州农校利用“77-21”菌剂防治粘虫均已进入示范阶段。化学防治方面,筛选出防治粘虫具有特效,且用量少、对人畜与作物安全、对害虫天敌杀伤很轻的灭幼脲1号和灭幼脲3号,可使化防与天敌保护利用的矛盾得到解决,已普遍推广应用。

有关粘虫迁飞机制的研究,日本平井一男等人(1983)作了粘虫比较个体生态学的研究以及粘虫成虫对不同幼虫饲养密度的反映的研究,他考虑了粘虫迁飞中影响起飞次数和飞行时期的因素,并进行粘虫蛾飞翔的试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张志涛等人,在1982~1983年参考国内外有关经验,设计制作了昆虫模拟飞翔测定仪、昆虫飞翔记录装置及小型风洞,继而该所又研制出配有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能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分析系统,对粘虫飞翔生物学特性与生态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粘虫飞翔频率与飞翔能力随蛾龄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在22℃~24℃条件下,4~8日龄飞翔活动最频繁,5~7日龄飞翔能力达到最强。吊飞24h,可平均累计飞翔23.7h,190.386km;吊飞72h,最多可连续飞翔41.42h,累计飞翔431.699km,飞翔速度一般在2~4m/s范围内,其中少数个体达5.3m/s;飞翔能力与幼虫营养及成虫期补充营养关系密切;飞翔的适宜温度为11~32℃。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1983年组建成功中国第1台昆虫雷达并于1984年投入应用,对粘虫迁飞进行观测,进一步证实粘虫白天不迁飞,大多数于黄昏起飞,夜间迁飞。迁飞高度可达1500m,多数集中200~800m高度;迁飞层的厚度少者几十米,厚者达200m;迁飞的方向基本与风向一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迁飞害虫研究室于1979~1983年对迁出与迁入世代粘虫蛾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测定结果表明,由于粘虫成虫在迁飞过程中要消耗体内贮存的大量脂肪,同时需要不断取食补充营养,以便转化为脂肪作为迁飞的能源。因此,成虫体内含糖量较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明显下降。

今后,粘虫迁飞的生理生态机制需要深入开展研究,这是昆虫生态学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拓的前程。同时,雷达探测、遥感技术、卫星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博,等.粘虫季节性迁飞为害假设及标记回收试验.植物保护学报,1964,2(2):101~109

2 李光博.粘虫的综合防治.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1979,301~319

3 倪汉祥,等.粘虫及其综合治理.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1990,288~316

4 李光博.我国粘虫研究概况及主要成就植保参考,1990,6:6~8

5 奥俊夫,等.东方地方のげける1960年のアワョデ大发生原因,特し二中国大陆かるの飞来可能性し二关する关考察,东北农业试验场研究报告,1976,55:105~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倪汉祥副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