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稻粒黑粉病 |
释义 | 【稻粒黑粉病】 拼译:neovossia horrida 1896年日本Takahashi首次报道稻粒黑粉病。此后,世界上许多水稻生产地区都对该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稻的推广,稻粒黑粉病在中国各稻区杂交稻制种田普遍严重发生,成为杂交稻制种田的毁灭性病害。 病原菌分类 1896年,Takahashi在日本首次发现稻粒黑粉病时,根据冬孢子形态特征将病原菌归入腥黑粉菌属命名为Tilletia.horrida Tak,.Padwick等(1944)发现冬孢子萌发产生比腥黑粉菌属更多的担孢子而且彼此不融合,冬孢子外壁胶质鞘明显以及引起水稻花序局部侵染等特征,把它列入尾孢黑粉菌属中,命名为Neovossia horrida(Tak,)Padw,et A.khan。Tullis等(1952)又根据稻粒黑粉菌狼尾草腥黑粉菌交互接种的研究结果,认为两者同属于Neovossia barclayana,该研究结果始终未得以承认。Singh(1979)根据部分成熟冬孢子和幼冬孢子有明显的附属丝,初生担孢子数目多,互不融合且产生两种类型次生担孢子等特点,强调应以Neovossia horrida作为稻粒黑粉菌的学名。孢子萌发条件及培养特性 Takahashi(1896)在有关稻粒黑粉菌的最初描述中报道冬孢子在水中萌发,其先菌丝顶端产生10~21个线状担孢子,担孢子长度为38~53μ,但没有观察到担孢子之间存在融合现象。Teng(1931)研究表明,冬孢子仅在接近水面氧气供应充足处才萌发。先菌丝是一种简单的、无隔膜的菌丝体,35~525×7μ。初生担孢子呈长圆柱形,常弯曲,35~60×2μ,无隔膜,轮生于先菌丝顶端。他指出某些担孢子成对生长并产生次生担孢子,或者先形成许多分枝的菌丝,然后于其上再形成次生担孢子,但仍没有证据证明担孢子之间存在着真正的融合。他还描述了简单分枝的先菌丝或针状的或香蕉状的次生担孢子。次生担孢子可以从初生担孢子上直接产生,或从初生担孢子形成的菌丝上产生。Vanterpool(1932)报道次生担孢子具有强烈弹射释放能力。Lin(1936)报道光和休眠是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两个先决条件。在室内条件下休眠期至少为5个月。冬孢子萌发对光线要求严格,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或极少萌发。林传光(1955)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休眠期的冬孢子首先要吸湿,然后进行感光作用,才能在适宜温、湿度及充足氧气条件下萌发。日光灯照射4~6h或日光照射2h就可满足冬孢子萌发的感光要求。吕金超(1955)报道,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对水分的要求,只需空气中保持有相当湿度,已足供萌发的需要,不一定要经常存在于水滴中。范西玉(1986)研究表明,冬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为14~32℃,最适温度为26~30℃,土壤含水量在33%~41%时有利于冬孢子萌发。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相对温度在75%以上,担孢子即可萌发,以100%的湿度萌发率最高。王中康等(1989)研究表明,稻粒黑粉菌用PSA培养基在28℃条件下培养15d左右,借担孢子反复芽殖形成菌落。菌落表面粘稠呈酵母状,初期白色后变成奶酪色;后期菌落革质化,表面产生辐射状皱褶。菌落由两种次生担孢子组成,一种呈针状,大小为10.0μm~18.5×1.3~2.5μm;另一种呈香蕉状,大小为8.1~10.3μm×1.3~2.5μm。在扫描电镜下,可见两种次生担孢子都以内壁芽殖方式重复产生,在中部侧生小梗上斜生或在孢子一端直接形成次生小孢子。田间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1.病害症状。稻粒黑粉病的明显特征是使稻粒破裂并释放出成堆的黑色冬孢子粘附于谷粒外壳表面。一般情况下,感病穗上仅有少数的病粒,这些病粒在穗上并无固定位置。所有病粒可分为4种类型:(1)开裂型;(2)似健型;(3)秕粒型;(4)胚健型。2.侵染循环。Anderson(1899)、Butler(1913)认为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他们在感病稻株的茎秆组织中观察到菌丝,但未说明它们是如何鉴定菌丝体是稻粒黑粉病的菌源。在菲律宾,Reyes(1933)把部分受害的谷粒与健康粒分别种于无菌土中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病谷所发育成的稻株大部分发病,而健康粒所发育成的稻株均未发病,因此也认为稻粒黑粉病是种传病害,且属于系统性侵染病害。Chowdhury(1946,1951)报道稻粒黑粉病不是种传性病类,水稻苗期并不感染此病。Templeton(1960、1961)也指出,该菌的小孢子从花器侵入,每穗仅有少数籽粒受害。另外,Singh(1975)的研究也取得同样结果。稻粒黑粉菌以冬孢子在水稻收获时坠入土壤中或附着于谷种颖壳上或病种内越冬,其远距离是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冬孢子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可存活1a以上,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a以上,它们还能通过家畜的消化道而存活于粪肥里。翌年5月中、下旬水面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落入水表面,初生担孢子萌发形成次生担孢子弹射释放于空中,通过气流传至水稻植株花器上进行局部侵染。王中康等(1989)研究表明,稻粒黑粉菌的担孢子从花柱进入子房,再侵入珠心组织,菌丝体在其中生长蔓延,有的紧贴糊粉层细胞,有的穿行于糊粉层细胞间,后期侵染菌丝产生许多瘤状突起,逐渐膨大为椭圆形或近球形。黄褐色幼冬孢子聚集于种皮和粗粉层之间,组成幼冬孢子堆。随着幼冬孢子的发育,冬孢子堆体积增大,珠心组织细胞崩解,细胞间隙增大,消解大量胚乳,并由四周向中心挤压,最后仅剩下糊粉层位于子房中央,形如一根中柱,谷粒部分或全部变为黑褐色冬孢子。范西玉(1986)试验表明,水稻开花期接菌后9个h担孢子即可萌发侵染,1d水稻柱头、花柱被菌丝缠绕,2d子房内形成透明树枝状顶端膨大的菌丝,3d子房内出现大量透明、无刺、具有短柄的梨形的或不规则圆形的幼冬孢子,4、5d分别有9.1%和47.5%的冬孢子变成褐色或黑褐色,6d形成小刺,11d病粒可破裂露出黑粉。李宣铿等(1990)研究表明,病菌侵入后的潜育期短的13天,一般为17~21d。3.田间流行规律研究。(1)气象因素对发病的影响:稻粒黑粉病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其中雨量大小及其分布时期可直接影响有效菌源的多少,这是造成年度间发病程度不同的主要因素。(2)品种对发病的影响:如杂交稻不育系V41A、珍汕97A等是高感类型;籼稻和杂优组合为中轻型发病;粳稻和糯稻为轻发病类型。品种间发病差异除本身抗病性外,主要是开花习性不同所致。杂交稻不育系为异交结实,张颖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接受孢子侵染的机会增多,发病就重。(3)其他因素对发病的影响:Tenpleton(1960)报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田间病情相应加重。他(1967)还指出,水稻在收获季节晚收割的比早收割的发病率高。胡淼(1987)通过田间试验证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氮肥用量呈正相关。田大成(1989)研究指出,杂交稻制种田,离父本越近的母本其结实率越高,而病粒率越低;相反,离父本越远的母本结实率越低,病粒率越高。因此,不育系开花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接受外来父本花粉时间所致。父本花粉量的多少及其与母体花期相遇情况,成为不育系发病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防治研究1.消除菌源。实行制种田和母本繁殖田轮作,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带菌造成的侵染。如轮作有困难,可在冬季翻耕种植小春作物,以减少初侵染菌源。2.栽培防病。制种田重视父本并力求提早母本花时,确保足够的花粉量及父母本花期相遇;重视配方施肥,防止偏施、重施氮肥,调花肥更要慎重施用;适时落水晒田,降低田间温度;防止高剂量喷施920,可减轻发病。3.药剂防治。范西玉(1986)报道,50%多菌灵1000倍液在水稻始穗期和灌浆期防治两次有较好的效果。胡淼等(1987)报道,供试6种药剂中,25%多菌灵亩用500g于盛花期喷施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2.0%;盛花期亩用750g25%多菌灵制成毒土防治,效果达74.2%。王国平等(1988)对8种药剂进行田间试验表明,防治时期应抓住孕穗末期、齐穗期和盛花期喷药2~3次。李安祥等(1989)指出,水稻盛花期喷药是药剂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亦是影响不育系结实率的最敏感时期。李宣铿等(1990)对21种国内外杀菌剂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防治1次,药剂以20%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防效最佳;50%多菌灵500倍液为次,它们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5.9%~95.9%和52.1%~86.3%;18%多菌酮400倍液防效为61.7%~70.4%;40%灭病威400倍液的防效为50.0%~69.7%。(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黄富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