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环太平洋构造波系 |
释义 | 【环太平洋构造波系】 拼译:circum-pacific tectonic wave system 由位于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的一系列类平行的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构造带与地块带组成,二者间互排列,呈近等间距分布,在区域上形成一疏一密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张伯声和王战(1986)主编四百万分之一《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图》时,将这些大体呈北东向疏密相间排列的构造归之于环太平洋构造波系,并将其中的构造带和地块带分别用Ct(C=CircumPacific,环太平洋;t=tectonic zone,构造带)和Cb(b=block zone,地块带)表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排列,环太平洋构造波系的分带依次为:Ct1-钓鱼岛-台湾山构造带;Cb1-东海-南海地块带;Ct2-东南沿海构造带,Cb2-黄海-湘桂地块带;Ct3-长白-雪峰构造带;Cb3-渤海-川滇地块带;Ct4-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Cb4-松嫩-陕甘宁地块带;Ct5-大兴安-贺兰山构造带;Cb5-阿拉善-藏东地块带;Ct6沙拉扎山-珠穆朗玛构造带;Cb6-柴达木-羌塘地块带;Ct7-额尔古纳-阿尔金构造带;Cb7-哈密-塔里木地块带;Ct8-博格达-哈尔克构造带;Cb8-准噶尔-伊犁河地块带;Ct9-西北准噶尔构造带。构造带又称波密带,地块带又称波疏带,它们至少在中生代前已经形成,并在其形成之后的历次构造运动中都有活动。 环太平洋构造波系同特提斯构造波系相交织,形成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网(见“特提斯构造波系”条及“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条)。中国的环太平洋构造波系只是广义的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一部分。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围绕太平洋壳块分布。狭义的环太带只指太平洋四周的岛弧-海沟系,又称环太带的内带;而广义的环太带则由岛弧-海沟系向四周加宽到大陆内部一定的范围(环太外带),这里均有同环太内带类平行的造山带及活动型沉积洼陷,它们基本上同步活动或作规律性迁移。这些地带都是当今地壳运动剧烈地区。对于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出现的最早时期的认识,地质界多有分歧:传统的看法是始于中、新生代,主要是以环太内带发生造山作用的时间为依据;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海洋地质研究的进展,多数学者又以在太平洋内部发现的最老沉积地层是侏罗系或略老为依据,认为环太带出现的时间只能略晚于太平洋,故倾向于侏罗-白垩纪;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研究表明,无论在西太平洋岛弧带(如日本)或东太平洋岛弧带(科迪勒拉山系)内,中、新生代褶皱层之下都至少有古生代的活动型沉积地层存在。由此看来,太平洋及环太带出现的时间至少应比侏罗纪早得多。对于华东南地区地壳演化,张文佑(1984)、郭令智(1980,1986)等的研究表明,从雪峰山构造带向东,依次发育着同西太平洋现代岛弧-海沟系类平行的从晋宁期至喜马拉雅期各个不同构造时期的造山带。张伯声(1965、1980)认为全球地壳的一级构造图案表现为三大壳块(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同两大构造活动带(环太平洋和特提斯)的镶嵌;环太带和特提斯带在东亚地区相交接,并在这里加宽成一个三角形的活动地区,将中国地壳全部囊括其中。这里的北东向构造(东部呈北北东,西部呈北东东)均被视为环太平洋构造波系的一部分,因为它们都受环太内带活动的影响而同步(或依次)活动。张伯声(1965、1966)还认为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是环球四大地壳波浪系统之一的太平洋-欧非波系一系列同心环带中的大圆构造带。中国东部地区的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所属各构造带都是这个大圆构造带上的组成部分;而在西部地区,环太平洋构造波系的构造带多呈北东东向,它们虽然仍受环太带影响而同步(或依次)活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提斯构造活动带活动的制约,主要是北冰洋-南极洲波系和印度洋-北美波系对其有一定的牵就作用。钓鱼岛-台湾山构造带(Ct1)是西太平洋岛弧-海沟带上的一个段落,它构成中国构造网的东南边框。原来人们把它作为一个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带,随着地质构造学研究的进展,表明它初始形成的时期可能是海西-印支期,在其后的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则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活动,当今的构造形态大体上在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已基本形成。钓鱼岛-台湾山构造带同西太平洋岛弧-海沟带的其它多数段落相比较,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尤其是岛弧凸进的方向是朝向大陆一侧,同其它段落一般均朝太平洋方向凸进恰恰相反。张伯声和王战(1986)认为,台湾山地段的向西凸进,同华南广大地区古生代(甚至可追溯到元古宙)以来各个时期的构造带的凸进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从西向东排,龙门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四者在其构造线的展布方向上表现出惊人的类平行性。这表明整个华南地壳比华北地壳柔弱,因而在地史时期太平洋壳块向西偏北方向的多次波浪式(间歇性或脉冲性)挤压过程中,华南地壳便出现向西偏北方向推进的趋势,并形成从老到新不同时期向西凸出的类平行的反岛弧形构造带。王战(1991)通过对中国东部大陆地壳演化史的分析指出,分布在华北新太古克拉通东侧的鞍山群(Ar3),代表地壳沿北北东向张裂的产物,在其以东的地壳,无论在成熟度或演化史方面,均同以西有较大的差异,从辽中到华南的雪峰山,即大体沿现今的郯庐断裂带和武陵山断裂带,应是太平洋壳块同外太平洋壳块(劳亚十冈瓦纳)的初始分界,在其后的地史时期中,该分界逐步东移,其发展顺序及特征是:新太古(Ar3)鞍山绿岩带,古元古(Pt1)胶辽坳陷槽,中元古(Pt2)江南(东安)裂谷,新元古至加里东(Pt3-Pz1)浙赣坳陷槽,…这种裂谷与坳陷的交替出现,代表了环太平洋构造波系张-压交替的波浪式演化过程。饶有趣味的现象是,在将环太构造波系的这些拉张型与挤压型带状沉积出现的时间同特提斯构造波系(见“特提斯构造波系”条)加以比较之后可以发现,二者在相同的地质时期其性质恰恰是相反的;凡前者处于拉张状态时,后者则为挤压状态,反之亦然。二者在构造方向上的大体正交和在构造性质上的这种相反表现,可以称做二构造波系的构造互补作用(tectonic cooperation,或称构造协作)。在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研究方面,各分带(构造带及地块带)形成的时期、性质及其同成矿作用的关系将继续作为研究的热点,这中间还涉及到太平洋壳块最初始形成的可靠时间、它同外太平洋壳块间有说服力的分界线以及这个界线是基本固定的还是在逐步移动着,即大陆地壳是以何种方式增生的。【参考文献】:1 张伯声,等.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1:7~172 张伯声.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8~363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6~334 张伯声.张伯声地质文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6~180·5 张文佑.断块构造导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197~2016 中国地质学会等.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1),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30~337 Wang Zhan.Proceedings,IGCP Project 321,1991,239~244(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战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