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中国热带的问题 |
释义 | 【中国热带的问题】 拼译:the tropical problem of China 中国热带在华南的偏南部地域,其范围界线的确定至今仍有分歧。中国热带区域与温带之间出现宽广的过渡带(亚热带),热带区域内陆地面积小而分散,海域广阔,又处于世界著名的季风区内,具边缘性、季风性特点。开展中国热带区域性质及其范围界线的研究,属以综合性、区域性为特点的区域自然地理范畴;对认识热带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分异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热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展热带大农业生产和热带作物垦殖业,自然灾害防治、国土整治,经济开发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1950年前,对华南的热带问题研究较简略,资料较分散。1952年为大力发展橡胶,华南垦植局组织在海南、粤西和广西南部以选择橡胶宜林地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同年开始在海南、雷洲半岛垦荒植胶。1954年为充分认识中国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自然区划研究迅速开展,全国自然区划方案相继发表,开始大量涉及对中国热带划分及区域特征的研究。70年前较有影响的全国自然区划有罗开富(1954)黄秉维(1959)任美锷和杨纫章(1961)侯学煜(1963)等方案。这些区划对热带区域特征论述大体相同,但热带界线、范围划分却不大相同,多数位置偏北在23°N附近。1958~1961年,华南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在对两广、闽东南等地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基础上,分别编写了华南三省省级、地区、县级自然区划。主要作者为徐君亮(1959),唐永銮(1960),杨宗干(1962)陈史坚、余显芳、徐国璇(1963),包浩生(1965)等。这类地方性自然区划大多数将前全国自然区划方案的热带界线作了调整,南移至21°~21°50′N以南的地带,其研究成果为解决界线争论提供理论和资料依据。随着自然区划、华南综合考察工作的深入和热带大农业生产的需要,热带区域性质及其北界成为地理乃至各有关学科争论的热点之一,争论的关键是对热带亚热带过渡带的处理问题。地学、植物学者多次撰文,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讨论的主要问题:(1)热带作为自然综合体来划分还是作为区划的一个步骤。多数人同意前者。(2)划带的原则。多数人倾向综合划带原则。(3)热带划分依据。多数人以活动积温总和(日均温≥10℃的持续期温度总和)等值线与土壤、植被及农业分布的大体关系拟定的大体指标来进行。具体指标各学者有差别,具体界线也不尽相同。在多组界线中,最北在25°N附近,最南约在19°N附近,两者相差6个纬度之多。(4)划热带的植物标志。鉴定热带的主要标志是木瓜、香蕉、荔枝、龙眼等“热带作物”,还是椰子、三叶橡胶胡椒等“赤道作物”;现状植被特征及区系组成反映了热带性或是亚热带性景观,植物学者及部分地学者赞成后者。(5)准热带问题。任美锷等把热带性稍有不及、比亚热带有余之地称为“准热带”,江爱良、侯学煜称“半热带”,曾昭璇称“过渡带”,对其归属看法不一,而更多人没有接受“准热带”或“过渡带”,讨论文章分别发表在《地理学报》等书刊上。由于热带概念性质和划分标准各家认识不一,当时尚难取得较近的见解。70年代中至80年代,全国农业区划及农作物光合潜力研究的进展,热带北缘橡胶栽培、热带资源、环境、经济开发、规划及海南岛等重点开发区研究的深入,全国自然区划新方案相继出现。在热带问题上对原方案作了修订并提出新的见解。1980年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由席承潘等人执笔编写《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根据温度指标、农业植被、土壤特征,在东部季风区南部划出边缘热带、中热带和赤道热带。1982年李万根据气候定性指标,在《中国景观区划初步研究》提出准热带、季热带、恒热带。1983年赵松乔吸取以往区划方案的优点,提出《中国自然区划新方案》,根据气候指标,在东部季风区南部划出华南湿润热带区。1985年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坚持原界线的划分方案。1986年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发表,对原方案的热带范围作了修改,提出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这些方案的热带位置多数倾向南移而且多划出一个边缘热带。热带地方性自然区划也先后出现。1982年余显芳发表《海南岛综合自然区划与大农业布局》,1987年发表《中国热带范围自然地带亚地带划分》以景观综合观点,采取多指标划分方法,提出北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其界线较前无重大调整,与席承潘(1980)。徐祥浩(1982)、黄秉维(1986)何大章(1988)的划法相似。1984年赵维成发表《西双版纳综合自然区划》,其热带界线与上述学者观点相似。全国性、地方性的自然区划,农业、气候、植被等部门的专题区划新方案,对热带北界看法渐趋接近。热带区域特性研究不断深入。1979~1982年,厉鼎勋、韩渊丰先后发表《华南区域分析初步》、《也谈我国的热带区域》、《对云南热带亚热带区域的再认识》,运用传统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区域性质、范围、区内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见解。1982年,陈广叙等论述了《雷洲半岛热带区域的边缘性质》;1990年钟功甫等赞同余显芳等的热带界线并论述了《中国热带特征及其区域分异》。70年代至80年代初,热带界线问题讨论又重新活跃,并且逐步深入。主要问题:(1)划带指标的检验与修订。黄秉维(1979)、余显芳(1981)提出热带修订指标;韩渊丰(1978)、厉鼎勋等(1980)经实地调查检验,结合数理方法提出热带划分标准;丘宝剑、卢其尧(1980)重申其60年代初的见解。各学者热带热量指标的认识趋于接近,指标项目的选择也相似。(2)准热带归并于热带的问题。任美锷(1980)改变60年代“准热带与热带并列”的划法,将准热带归并热带作为热带内一个亚带,其北界即是热带北界。(3)热带区域特性问题。1980年曾昭璇等提出《我国热带界线问题商榷》,重申其原见解,坚持热带北界不南移的观点。余显芳(1981)、韩渊丰(1981)、徐祥浩(1982)分别撰文论理,提出不同看法。着重从热带区域特性出发提出划区依据。中国热带问题讨论60年代初为高峰期,当时提出问题较多,反映出热带研究的初始阶段。那时国家迫切需要橡胶等重要物质,加上热带区域性质、热带作物特性认识刚开始,故出现强调夏季高温低估冬季低温倾向且不少人提出向北扩大热带范围的主张。关于热带问题的各种见解经过20多年生产和科学实践、考察检验,到70年代后期出现重新认识的局面。对冬季低温限制因素给予充分重视,热量指标生物学意义有较具体认识,修订指标趋于一致。但过去的论证多以气候指标与热带作物、农业、林业、植被、土壤等关系展开,这种讨论内容、方法,在过去热带问题研究上作过贡献,而现在又暴露出短期难以解决、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和热带区域问题研究中出现系统论思想和数量分析方法,这对进一步揭露热带区域本质、建立各环境因素相互关系模式、找出主导因素有好处,不过仍是个新问题,还需在实践中慎重摸索。自然区划的理论和方法,热带概念、性质及划分标准还待进一步探讨。作为中国重点经济开发区的热带资源系统,环境开发与保护研究已逐步深入,区域生态环境结构、综合开发研究正在起步。当前迫切需要更广泛采用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使区域研究基础更深入扎实。热带自然环境各要素特征,过去描述性解释现象较多,成因研究较少。今后有必要将其作为环境、资源的整体来认识,综合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人的相互作用;开展野外定位实验,深入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以利加强环境变迁、自然灾害等监测及预测预报。【参考文献】:1 中国地理学会.1962年自然区划讨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5,245~2472 余显芳.热带地理,1981,(4)∶25~363 韩渊丰.热带地理文集,1982,25~364 徐祥浩.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丛刊,1982,6(1)5 周正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文献选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97~1116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地理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07 韩渊丰.华南地区自然环境及其开发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5~368 黄秉维.地理学报,1992,12(2)(广州师范学院郑芷青撰;韩渊丰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