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玛丽·居里 |
释义 | 【玛丽·居里】 拼译:Curie,Marie 【从事学科】: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生卒】:1867—1934 【介绍】:世称居里夫人,原姓斯可罗多夫斯卡(Sklodowska)。生于华沙。在她出生的年代,波兰正处在俄国沙皇侵略者统治下,妇女受到歧视,不能上大学。她于1891年到法国进巴黎大学。由于学习努力,两年内连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和数学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认识了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1894年结婚,夫妻共同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1914年成为索邦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并任镭研究所所长。居里夫人一生从事于放射性元素研究。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亨利·贝可勒尔发现含铀物质的自发放射现象。这些发现引起居里夫人的极大兴趣,决心探索其中秘密。在前人基础上,居里夫人几乎检查了所有化合物,发现了与铀相似的钍化合物。接着又检查沥青铀矿、辉铜矿等多种矿物。经过反复检查试验,在沥青铀矿中发现有一种比铀或钍的放射性强得多的元素。为了研究这种新元素,她和丈夫废寝忘食,昼夜不停地工作,终于在1897年7月在含铋的部分中分析出一种新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其放射性比纯铀要强400倍。经过继续努力,于同年12月,在含钡的部分中又发现另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镭,其放射性比纯铀要强900倍。但镭在铀矿中含量微乎其微。在当时条件下,要从铀矿中提炼出镭是极其困难的。居里夫妇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1902年从几吨沥青油矿中提炼出微量(1/10克)氯化镭,并初步测出镭的原子量为225。由于放射性现象这一划时代发现,居里夫妇与亨利·贝克勒尔于1903年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工作。1907年提炼出纯氯化镭,精确测出其原子量为226.45。1910年又分析出纯镭元素,并测定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还测定了氡及其他许多元素的半衰期,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居里夫人于1911年第二次获诺贝尔化学奖。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女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研究的重大贡献,后人把放射性强度单位定为“居里”,放射性元素,特别是镭的发现,突破传统物理学范围,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微观世界,为原子物理学奠定基础。居里夫人发表过70多篇学术论文和科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放射性专论》(1910)、《放射性物质研究》(1903)等。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