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火柴 |
释义 | 【火柴】 拼译:match 人类学会使用火种的历史要追溯到数十万年前。从那时起,我们的祖先便会利用雷击或是火山爆发引起的天然火烤烧食物及照明取暖。钻木取火、燧石打火、火石、火刀是人类发明的最原始的取火工具。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中国发明了一种“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其锐”的“发烛”(这一历史发现曾载于《委巷丛谈》之中),这也是火柴的胚胎阶段。北宋初期,又出现了“引火奴”。在《清异录》中有言:“夜有急,苦于做灯之缓,批极染硫磺,碰火即燃,呼为引火奴”。这种取火方法一直延续了多年。在国外,取火工具发明的更晚。直到18世纪,意大利才发现了类似中国北宋初年所发明的引火工具。他们发明的是,用一种包有硫磺头的细棒和小瓶磷,使用时将细木棒伸入小瓶内蘸上磷,待抽出木棒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他们给其取名为“磷盒”。1805年,克雷尔在巴黎发明了一种叫“速燃火盒”的火柴。克雷尔在削好的木棒上涂上糖、树胶与氯酸钾的混合物,也是配有一只装着硫酸的小瓶,使用方法与意大利的“磷盒”相同。这种“速燃火盒”初到美国,被视为贵重物品流行于上层社会当中,以后在墨西哥的战争中才被官兵们用来点燃烟斗。1827年,英国的一位药剂师华尔克试制成功了第一根摩擦火柴。他的配方是由氯酸钾、硫化锑及树胶制成。在出售的时候每一盒火柴均搭配有一块砂纸。华尔克的火柴在制做上虽然已经很先进了,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火柴燃烧时常常射出火花,安全方面差些,同时还释放出有害气体。这是摩擦火柴的弊端所在。1845年,法国的贝特卡又制成了“安全火柴”。他是在木梗的顶部涂上氯酸钾和硫磺,将赤磷贴于火柴盒侧面,盒内装有火柴梗。这种火柴即方便又安全,一问世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这种安全火柴一直沿用至今。1879年,中国在上海建起了第一个火柴厂-上海巧明火柴厂。还有一种说法是,火柴的发明是与一位德国金匠分不开的。这位叫布朗特的金匠于17世纪的后期在汉堡从事冶炼各种金属,希望能从中炼出黄金。他在冶炼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易燃物质一-磷。布朗特以1000英磅的高价将其秘密卖给了一名富商叫克莱福德。1677年,克莱福德在英国遇到了著名科学家波义尔。波义尔经过反复的研究终于掌握了制磷的技术并投入到了火柴的研究试验当中去。1680年,波义尔终于制出了人类最早的火柴一-取火棒。他的制做方法是在木棒的一端涂上硫磺,另有一张涂有磷的粗纸。使用时用木棒在粗纸上进行摩擦即可点燃。但是在当时制取磷的成本极高,仅一盎司的磷价格就达到250美元。因此很少有人问津,人们取火仍继续使用打火石。1771年,德国人制造了一种火柴,是由一根细长密封的玻璃管,管内真空状,但装有一条带磷头的蜡纸。使用时将管敲碎,遇到氧气的磷自动燃烧。德国人称它为“磷烛”。有些人还认为法国人研制的安全火柴是于1855年与瑞典人合作的产物。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