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海洋浮游虾类 |
释义 | 【海洋浮游虾类】 拼译:marine pelagic and planktonic shrimps 在海洋里终生营浮游生活的长尾类十足目甲壳动物,称为海洋浮游虾类,全世界约有210种。浮游虾类绝大多数属于对虾派的须虾亚科、樱虾亚科和真虾派的玻璃虾科、刺虾科和长额虾科。 自1873~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进行综合性环球海洋调查以来,大洋中下层浮游虾类才开始为人所知。由于大洋浮游虾类主要栖息于150m以下的水层里,并呈块状分布,又具有回避拖网的能力,所以不易采到。这就使浮游虾类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第2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海洋调查活动的陆续开展,才逐渐发表了一些研究资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大森信对世界海洋浮游虾类生物学作了综合性述评,世界海洋浮游虾类的研究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浮游虾与底栖虾在形态上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浮游虾和游泳虾一般以它们游泳能力的强弱区分,也没有十分明显的形态学差异。浮游虾类的大小一般为10~100mm,少数长达130~180mm。据1978年世界海洋虾类渔业统计,有经济意义的虾类约350种(包括底栖和游泳种类),其中50余种个体较大,约80种中等大小,170多种个体较小,40余种尚未开发利用。浮游虾类的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洋及其邻近海域。自两半球的寒带、温带、亚热带至热带,其种类多样性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国海洋浮游虾类的分布,由高纬度至低纬度也同样出现递增趋势,一般中下层种和深海种有广泛的地理分布,而上层种和中上层种包括许多近海浮游虾类往往是狭分布的。浮游虾类的生物量在浅海和大陆坡水域比较多,随离岸的距离而下降。在有上升流的水域,不论种类或生物量都很丰富。在亚极区虾类占浮游动物群落中的比例不大,在亚热带、热带海区随着种类的多样性其生物量增大。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除沿岸浅水种外,一般不明显,尤其是深海种。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主要受食物、光穿透和温度的影响,其次是盐度、溶解氧和水压力的影响。一般在低生产力水域,分布得浅。如在太平洋30°N~10°N海域只出现于1000m之上的水层。在高生产力水域分布得较深,如太平洋西部亚极区千岛堪察加海域,从500m开始生物量渐增,到1000~3000m最大。在总浮游生物量中的比例随深度而增大,至2000~4000m达到最高值,5000m以下没有虾的分布。昼夜垂直移动几乎出现于所有上层的和中上层的浮游虾类。福瓦德(Forward,1988)研究提出,昼夜垂直移动是动物对外部因子的行为反应及行为与生理学方面的内在因子改变引起的。光是最重要的外部因子。光能引起动物的光动性反应。光动性反应活力随光强度改变,光活力增强时,导致动物上升;光活力减弱,动物下降。动物光活力和光反应方面的昼夜节律是昼夜垂直移动的基础。其次是重力、温度、盐度、溶氧和静水压力对昼夜垂直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内在因子如性别、年龄、摄食状况和生物学节律也影响昼夜垂直移动。大森信(1974)根据浮游虾类的栖息深度和垂直移动距离把浮游虾类的昼夜垂直移动分成7个组,栖息于1000m以上的上层的和中层的浮游虾类分为5个组,栖息于1000m以下的深海游虾类分为2个组。其垂直移动距离因种而异,由沿岸种的不到100m,直到屈腕虾属和Sergia属几个种的600~700m以上。中层浮游虾多数在100~400m之间。大森信(1969)发现浮游虾Sergia lucens的垂直移动与200kHz回声测深器记录的声散射层相一致,但没有对声散射层作更细的研究。大森信(1971、1974)、哈里斯等(Harris,1972)和汤普森(Thompson,1983)等先后研究了虾类的繁殖力。其产卵量一般与雌虾头胸甲长度成直线关系。生活于温带浅水或大洋上层的虾类产卵与水温有关,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热带海区或大洋中下层和深海虾几乎1年12个月都产卵。关于幼体形态的研究,由于大洋浮游虾很难在实验室内培养,因此至今仅对毛虾、樱虾、玻璃虾、刺虾和棘虾等属的很少几个种的幼体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对浮游虾类生长方面的研究资料也很少,仅有樱虾、毛虾、莹虾、棘虾和Sergia等属的极少数种的零星资料。虾类的生长是不连续的,只有在旧壳刚脱落、新壳尚未硬化的短暂时间快速增长。其生长决定于蜕皮时体积或重量的增长和蜕皮间隔期的长短。蜕皮增长和蜕皮间隔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外界生态条件和虾体自身的眼柄、窦腺和y器官的作用。勒雷斯特(LeReste;1970)、弗莱明格(Fleminger,1972)和大森信(1974)等研究了浮游虾的食性,认为它们是杂食性的。用镜检肠含物的方法确认其主要食物是哲水蚤、磷虾和其他小型甲壳动物,其次是有孔虫、毛颚动物和小鱼。其食物大小范围决定于摄食附肢结构。浮游虾类随其分布深度的增加,由较低的营养层次逐渐过渡到较高的营养层次。大森信(1969)首先测定了日本伊豆海区浮游虾类的总碳、氮、氢和灰分的含量,揭示了深水种具有极高碳/氮比率的趋向。雷蒙特等(Raymont等,1967,1969)的测定资料表明,浮游虾的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分别占干重的53%~64%,1%~3%和15%~24%。费希尔(Fisher,1962)研究指出,脂质含量趋向于随虾的大小而增加,深水种比浅水种的脂质含量高。深水种的脂质作为胚脂和幼体发育的能量而贮存,并增加其浮力。刘易斯(Lewiss,1967)以及卡金(Culkin,1969)和莫里斯(Morris,1969)测定浮游虾类脂肪酸的组成,发现其油酸含量随栖息深度而增加,油酸高百分数是由于蜡脂大量出现的缘故。李等(Lee等,1971)和莫里斯(1972)指出,栖息于325m以上种的蜡脂是脂质中的一小部分(<20%),甘油三酸脂是脂质的主要组分;625m以下的种类蜡脂是脂质的主要组分(44%~65%);甘油三酸脂是脂质的极小量组分;325~625m之间的种类恰好是一个过渡层。关于浮游虾类蜡脂的积累,目前被认为是与垂直移动和浮力规则有关的进化上的适应。费希尔等测定了一些浮游虾的维生素A的含量,发现浮游虾类比底栖的和潮带的虾类含量丰富。在浮游虾类中,中上层种维生素A在眼睛里的浓度较大,中下层种和深海种体内浓度较大。一些研究资料表明,浅水中浮游虾眼睛中的维生素A比较深水层的或底栖的和浅海底的种类更为重要,因为后者的化学感觉或触觉比视觉更为重要。福克斯顿(Foxton,1970)和大森信(1969,1974)等研究了海洋浮游虾类的颜色和发光现象,发现它们的颜色常随其分布深度而有变化。500~700m以上的种类多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几乎没有大的橙色或红色色素细胞团。分布于500~700m以下的种类具有深红色色素沉淀。深水虾具有红色体壁的机能性意义尚不清楚,可能起到减少体壁光反射的作用,以减少视觉捕食者对它的注意。有的种类能控制色素细胞随动物背景颜色和光照而作出反应,有的种类腹面具有发光器,发出的光可以消除自身暗影的轮廓,借以逃避捕食者。鲍尔(Bauer,1981)研究了两种浅水虾的色素细胞、颜色类型和颜色变化,提出虾类颜色类型的可能作用是作为伪装,以对付视觉捕食者。由于大洋浮游虾类,尤其深海浮游虾类采样十分困难,因此对浮游虾类的研究与底栖虾相比就大为相形见绌。随着世界各国今后对海洋调查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对深海浮游游虾类采样工具和采样技术的改进,浮游虾的分类学将会陆续得到补充和完善。新的更有开发价值的海洋虾类资源还会不断被发现。把浮游虾类纳入海洋生态系的范畴进行系统深化地分析研究,将是对浮游虾类今后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会推进具有先进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对浮游虾类的摄食、同化、排泄、生长、繁殖、死亡或被其他动物捕食所伴随的能量增减和传递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浮游虾类的化学组成会在虾类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研究。浮游虾类的集群、昼夜垂直移动和发光等行为活动发生的机理和生态学意义,将随着浮游虾类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得到确切的答案。【参考文献】:1 Omori M.Advances in Marine Biology.Lond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4,12:233~3242 Bauer R T.Marine Bioligy,1981,64(2):141~1523 Forward R B.Jr.Oreanography and Marine Biology.Aberdeen;Aberdeen:University,1988,26:361~3934 魏玉昌.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0,5(3~4):25~36(大连水产学院魏玉昌副教授撰;何志辉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