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泡桐丛枝病
释义

【泡桐丛枝病】
 

拼译:paulownia witches’broom,PWB
 

它是一种严重危害泡桐生产的类菌原体病害。在中国、日本、朝鲜发生很普遍。本病属典型的黄化病害。病株的顶芽受阻.腋芽大量萌发丛生,节间变短,叶片黄化变小,冬季不脱落,呈鸟巢状,轻者影响桐木材积,严重者当年枯死。

鉴定本病原一直是丛枝病研究的热点。1880年,日本南部地区有丛枝病发生,当时认为是生理病害。1900年.卡瓦卡米(Kawakami)记载了本病,提出的真菌学说。1948年,德重阳生根据本病可嫁接传播,认为是病毒病。1950年,王鸣歧在《河南植物病害名录》中记载了本病,但未分离到病原。1967年,土居养二等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泡桐丛枝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在一类形态和动物菌原体极类似、大小约200~800nm的微生物,称之为类菌原体属软球菌纲、菌原体目、菌原体科,认定它是该病病原。1978年,金开璇在泡桐病株切片中也观察到大小为200~820nm的类菌原体(MLO)。它属软球菌纲菌原体目菌原体科,认定它是本病病原。1978年,金开璇等在泡桐病株切片中也观察到大小为200~820nm的MLO,具10nm厚的单位膜,内部有块状核蛋白质和丝状核酸;同年,沈菊英等又从病株筛选细胞中见到形态多形、大小约100~670nm病原质粒,同时见到MLO的二分均分裂状态,菌体有侵蚀细胞壁,引起壁凹陷现象。

MLO作为泡桐丛枝病的病原已少有怀疑,但难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有活性的MLO,尚未能按何氏法直接证明其致病性。自土居的工作结果发表后,众多实验室纷纷试图进行人工培养。1973年,大冢一雄等加少量培养基于病株的叶柄、叶脉中,用0.8nm滤器过滤除菌,保持24C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生了煎蛋菌落,但在菌落切片中未找到MLO。1978年,洪瑞芬等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将MLO传代3~8次,在继代培养液中可观察到MLO。1989年,林木兰等人参照国内外培养动物支原体方法,从测定渗透压(560mqsno/skg-1)、H+浓度(40nmol/L左右)入手,设计了富含甾体及各种维生素的培养基,采用泡桐丛枝病原转寄主长春花病叶为病原材料,第3、6、8天电镜检查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单个的和增殖状态的MLO,超薄切片培养物具双层膜结构。收集此培养物对其理化性质作了初步研究,首先,纯化其DNA,紫外检测具典型的吸收光谱;用热变性法测定其Tm值为65.2℃;(G+C)%值为26.9%,增色效应为31.6%;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其膜蛋白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2.4×104~18×1204范围内。由于该培养基主要成分取自动物体,其中对MLO增殖影响最大的成分尚未查明,较难规范地进行培养。所以泡桐丛枝病病原的培养工作仍是研究中的难题,有待继续实验突破。

一些人用多种方法试图从病株内直接提纯MLO,但因本病原在植株体内的含量低、大小不均一、无壁而仅有单位膜、对渗压敏感、易遭破坏,加之宿主泡桐为木本植物,感病后酚化合物大量积累,所以增加了分离纯化的困难。1986年,朱本明等用0.3mol甘氨酸缓冲液对新鲜泡桐病枝茎皮、叶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结合差速离心,得到泡桐丛枝病原体的部分纯化制剂,在电镜下可见到MLO,并用此制剂制得效价为1:8和1:16的抗血清。1990年,又有两篇关于部分提纯丛枝病MLO的报导,但得率仍不够理想。

对病原进行早期准确诊断,是研究本病害的关键。常用的诊断方法是目测、电镜检查切片法。1987年,丁正明对本病病原做了苯胺兰染色、间接荧光免疫等法的检测试验,1989年,金开璇报导了荧光染色检测法。1993年3月《生物工程信息快报》报导了林木兰、杨继红等人研制出泡桐丛枝病MLO单抗细胞株7A7和8F2,腹水效价均超过1.6×104,并已应用于几种类型泡桐样品检测。单抗成功,可用亲和层析方法进一步获得纯化的MLO,有利于对病原MLO的鉴定、检测和无病泡桐组培苗的研究。

泡桐丛枝病的传播途径有几种已被证实。1979年,盐泽宏康等用桔茶翅青蝽和茶翅蝽作传病试验,发现后者能使泡桐发病。在韩国,烟草盲蝽象被认为是丛枝病传播媒价。1982年,邵平绪通过对6种昆虫传病测定与电镜切片,证实茶翅蝽是介体昆虫;对种子带病有必要进一步证明。1989年,林木兰地豫中北部700余株一年生苗进行了检测,证明带病种根繁殖是造成病原广泛传播的主要途径,茶翅蝽是再传播的媒介。

对泡桐丛枝病变化的研究颇多。1981年,王蕤等报导了激素对泡桐丛枝发生的影响,认为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受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特别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关系密切。1987年,丁正民等测定丛枝病病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比健株多。1990年,胡学勤等对6个品种泡桐进行了酚化合物相关酶的分析,病株的总酚与绿原酸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和苯丙转氨酶活性明显增强。1991年,石小岩等人对传染了泡桐丛枝病MLO的长春花喷施激动素后,病株叶片由黄复绿,电镜检查叶绿体结构得到恢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6.8和7.3倍,MLO明量明显减少。

泡桐丛枝病的控制是以选用抗病树种和改变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虫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中国的白花泡桐、毛泡桐较抗病,兰考泡桐耐病,川明泡桐和楸叶泡桐易感病。河南省广为栽种的抗病性强的豫杂1号泡桐,近几年发病率上升,应选择优种,防止退化和混杂。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泡桐丛枝病的药物。四环素对MLO有抑制作用,曾有许多人试验在9月下旬苗木生长始停期用10000万单位的四环素液,于枝基钻孔注入或事先用四环素液浸种根,均有防病作用。1984年,洪瑞芬等报告对患病泡桐实施春季环剥和秋季修除等病枝,收到一定防治效果。近年,陈维伦、田国忠等人都在进行无MLO泡桐组培苗研究,这是切断无性繁殖中ML,O传播、控制丛枝病发生的积极办法。

本病害的严重性已引起中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中列有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与MLO核酸诊断技术的研究专题。《科学通报》1993年38(22)报导了张春立等人对该MLO核酸的分子克隆研究中,已筛得2个阻性克隆子,同位素标记制成杂交探针,应用效果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而弄清MLO核酸序列,引入多聚酶连锁反应技术。这些新工作将会推动对本病原的分子学研究、药剂筛选、转基因抗性育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土居养二.Phytopathol

2 金开旋,付仓生,等.中国林业科学,1978,14:1~4

3 Schaper U,Converse R H.Plant Disease,1985,69:193~196

4 龚祖埙,等.植物类菌原体图谱.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40

5 胡勤学,等.森林病虫通讯,1991,2:9~11

6 Lu Jun,et al.Third Internat:onal Symposium,Workshop,Hong Kong:SCBA 1991.343~344

7 Xiaoyan Shi,et al.Fourth Infernational Symposium,workshop,Singapore:SCBA,1992.100

8 林木兰,杨继红,等.植物学报,1993,35(9):710~715

9 林木兰,等.黄淮海豫北农业开发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32

10 张春立,等.科学通报,1993,38(22):211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林木兰研究员撰;胡勤学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