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气候学 |
释义 | 【气候学】 拼译:climatology 公元前4世纪始,希腊人渐用“KλLMA”表示气候。中国称为“气候”,是因为我国古代根据农业生产把全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 由于各个阶段对气候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也由于研究气候的基础和方法不同,气候学的定义和内容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阶段。古典气候学阶段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气候学最早的一批树建者大多数是地理学家如M.B.罗蒙诺索夫(Лoμoносoб)、伏伊柯夫(Boeǔкоб)、W.柯本(Кoppen)、A.V.洪堡德(Humboldt)、汉姆(Haum),C.W.桑斯威特(Thornthwaite)以及V.康纳德(J.Conrad)等。他们认为:“气候是大气的平均状态”,“气候是各种气象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平均情况”,“气候学是研究某种气象要素的地理分布和年、日变化的学科”,后人称为地理气候学观点,它有两点不足之处:把复杂的气候概念定义得过分简单和过于单调;没有反映出气候的变化特征,也没有指出气候的形成因素和相互作用。在气候变化较小的地方,平均状况接近真实状况;在气候变化剧烈的地方,平均状况可以和实际状况相差很大。早期气候学阶段 在本世纪初到50年代,随着近代天气学的发展,一些学者不满足从要素平均法来反映气候,使用综合归纳天气的方法来表示气候,代表人物如E.E.费道诺夫(Фegорб)、б.П.阿里索夫(Аlucoб)、П.А楚布柯夫(Цуδукоб)、А.А.密勒(Miller)、福井一郎等,他们提出:“气候是天气的总和”,“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天气状态的综合反映”,人们称之为综合气候学派或天气气候观点,这一观点的缺陷在于孤立地用天气现象的机械总和来说明气候,没有触及天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和变化,也没有涉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都有好天气与坏天气,而一个地方的气候则是温度、气压、湿度、风、降水……等各种要素的统一反映,不能笼统论其好坏,因而这一概念也是不够完善的。近代气候学阶段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不少知名科学家如К.И.卡兴(Kawuн)、X.П.帕哥香(Пzoocян)、E.C.鲁宾施钦、O.A德鲁兹多夫(PyouHwteuH)、H.H.弗龙(Flohn)、W.D.塞勒斯(Sellers)等认为应该从气候形成原因和决定因子出发给气候下定义,提出:“气候是地球上大气包围的状况.这个状况是由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环流长年相互作用所决定”.“某一地区的气候,是由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及大气环流过程长期作用下的常见天气情况和特殊天气情况”,这一定义阐明了气候的成因和决定因子;指出了气候的特征与变化性质,也说明了天气与气候的相互联系,因此在近代气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科学事业迅猛发展及气候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气候学在这一阶段发展很快,并形成了很多分支,如统计气候学、动力气候学、辐射气候学、物理气候学及农业气候学、城市气候学、建筑气候学、森林气候学、山地气候学等。现代气候学阶段 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的现代化需求,人们一方面要求更多更快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无计划的盲目活动又大大地破坏了提供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如耕地减少、森林缩小、水土流失、CO2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日益严重,酸雨形成、臭氧空洞扩大,温室气体造成地面增暖、降水失调、海平面升高等,导致了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已面临威胁,科学界由此对气候学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974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世界科联(ICSU)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席会议上,讨论了现代气候学的新概念,明确地提出了“气候系统”的观点,从而为大气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视野。现代对气候学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气候并不局限于大气状态本身的特征和变化,而是和那些与大气圈有密切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地球岩石圈、水圈、冰雪圈及生物圈甚至地球以外的日球圈、宇亩圈所组成的复杂的相互系统的总体行为,是庞大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系统。(2)气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综合影响的结果。决定气候特征和变化的因素,主要应考虑:太阳辐射状况,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泉源,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源;热量的收支。决定冷暖问题。水分循环和水分收支;决定干湿问题;大气环流条件;决定热量与水分的传输;地理特征 海陆分布,地形、地貌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3)气候不是地球环境中的一个静态集合,而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其变化由多方面因素和多种情况所综合决定,因此是极其复杂的。气候的平均状态只是相对稳定态,变动才是绝对状态,变动有周期性的,也有非周期性的,即使是周期性变动,也不会是简单的重复。(4)气候是一个综合从某一时刻到数亿年间不同时间尺度和从一点到宇宙的不同空间尺度变化的动力体系,有周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和长年变化等,古气候资料已经证明:过去的二三百万年中,地球上就发生过大约10万年为时间尺度的冰期、间冰期的准气候变动,这是因为对气候变化有驱动的因子很多,这些因子变化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各有长短,所以造成千变万化的气候。(5)气候学的研究方法早已走出资料整理表述和传统统计相关分析的范畴。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已拥有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技术,气候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群、技术科学群、社会科学群和经济科学群的汇集区,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对气候学的渗透使之大大得到发展。(6)气候学的领域已有很大开拓,在气候原理和形成理论方面已有动力气候学、物理气候学、能量气候学及理论气候学等分支。在气候应用方面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如农业气候学、生物气候学、森林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地理气候学、水文气候学、医疗气候学、建筑气候学、工程气候学、军事气候学、经济气候学等。在气候方法方面,有气候试验、气候模似、气候诊断、气候评价、气候模式等等,目前气候科学还在向纵深发展。(7)研究气候学的目的已从被动变为主动,把对气候要素定量分析与资料开发结合起来;把气候变化研究与气候预测预报结合起来;把气候诊断分析与减灾防灾结合起来;把气候灾害研究与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为开发资源、改善环境、减灾兴利和发展社会经济造福人类服务。中国气候学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与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军事、医疗、建筑等事业发展密切结合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24节气之分,《周逸书》中记录了24节气与72候的自然历,管子用阴阳矛盾解释四季气候变化,汉朝王充用阴阳学说解释了雷雨的年变化,北宋沈括是世界上第1个提出存在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史记中还记载了气候变化有6年和12年的周期,元朝《农桑辑要》解释了气候寒暖随南北纬度而变但还要受小地形的影响,所有这些成就都表明中国气候学在历史上的发展远比世界各国领先。竺可桢先生是20世纪中国气候科学的奠基人。他的《中国之雨量和风暴说》发表于於1916年,《中国气候概论》发表於1935年。他的《中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引起世界重视。稍后如张宝堃,卢鋈,涂长望,吕炯,朱炳海,么枕生,相鑑初,徐近之等老一辈气候学者都对中国气候学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大学气象系首先在1952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气候学专业,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也相继成立气候专业,对气候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科学以气候系统这一崭新的概念焕发出巨大的青春和吸引力,许多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参加进入气候学行列,可以展望:未来的气候科学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成就。【参考文献】:1 Аlucoб Б П,Дpoэgв O А,Rуδuнщтeuh,E C. Kypc KlumatoАozuu,цacmb 1,дeнuH2pag,19522 么枕生.气候学质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 朱炳海.中国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4 Hohn H.General Climatology,Amsterdam(Elservier),19695 陆渝蓉,高国栋.物理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76 高国栋,陆渝蓉.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7 汤懋苍.理论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8 Houghton J T,Jenkins G J,Ephraums J J.Climate Change.Cambridge New York:port Chester Melbourne Sydney,1990(南京大学陆渝蓉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