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杨树溃疡病 |
释义 | 【杨树溃疡病】 拼译:plplar kanker 1880年,由沙卡多(Saccardo)定名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Physalospor gregaria sacc。1925年,斯特威氏(stevens)记载,此病原菌还能为害核桃,引起溃疡和枯萎。1955年在北京德胜门苗圃马氏杨上首先发现本病,随之扩展到河北、陕西、河南、辽宁、江苏、甘肃等省,危害逐年加重,一些地区感病指数高达60以上,特别对箭杆杨、北京杨是一种毁灭性病害。1988年,景耀等进行了交叉接种试验,发现它在中国除为害杨树外还为害绦柳、核桃、中槐和三角枫。 1981年,景耀等研究指出:病害一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在陕西省,一次是6月,一次是9月。近20年来,国外很少见到对这一病害的有关报导,而中国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起初,不少人将杨树溃疡病当做细菌性溃疡研究。1979年,向玉英等对病原菌做了研究和鉴定,确定为Dothiorell gregaria Sacc.,有性阶段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ng.ex Fr.)Ces.etNot.,异名为B.ribis Gross.et Dugg。1990年,杨俊秀等对杨树不同品种进行了调查和接种试验,排出了120多个种和无性系的抗性序列,其中健杨、I-214杨、沙兰杨、毛白杨和I-69杨最抗病,北京杨、箭杆杨最感病。1991年,杨俊秀等通过对北京杨的调查和树干解析,建立了材积损失、经济阈值等3个数学模型。同年,曾大鹏等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导致幼树的生长量损失估计。1989年,朱炜等报导了树皮中12种酚类物质与抗病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种酚类物质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并进行生物测定,其中总酚、其他酚类对病菌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为显著。1990年,胡景江等分析了树皮组织酶的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指出愈伤组织受溃疡病侵染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增强,但抗病树种上升快,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感病树种上升慢且幅度小,下降也快。1989年,阳传和等经研究指出,树皮含水量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也高,同时树皮内一些与抗性有关的酚类物质含量也高。1991年,曹支敏等提出了陕西关中地区杨树溃疡病病情中期预报方程式。1987年,黄征宇等研究了杨溃疡病病菌致病分化等问题。1992年,符毓秦等报导了用美洲黑杨作亲本,杂交培育出3个抗病、抗寒、生长快的无性系,即I-69杨×美洲黑杨的65号杨和57号杨;I-69杨×青杨的1145号杨,在营造的样板林内,发病率仅为2%~3%。今后加强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致病力分化、抗病机制、测报技术的研究和研究推广抗病品种,将会推动杨树溃疡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栽植抗病品种,辅以林业技术措施,是控制杨树溃疡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 Stevens F L.PlantDiseaes Fungi Fourth Printing,USA:The Macmilian Company,1954:3472 向玉英,花小梅,赵经周.微生物学报,1979,19(1):57~633 景耀,杨俊秀.林业科学,1981,17(2):1983~19884 黄征宇,李传道.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1:25~335 朱瑾,景耀.西北林学院学报,1989,4(2):45~526 阳传和,杨旺,周仲铭.林业科学,1989,25(4):211~2167 杨俊秀,李武汉,符毓秦.西北林学院学报,1990,5(4):1~108 胡景江,景耀,文建雷.西北林学院学报,1990,2:1~49 杨俊秀,张星耀,李武汉.森林病虫通讯,1991,2:1~410 曹支敏,周芳,杨俊秀,等.森林病虫通讯,1991,3:5~9(西北林学院杨俊秀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