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对虾病毒病 |
释义 | 【对虾病毒病】 拼译:virus disease of penaeid shrimp 据现有文献报道,甲壳类病毒约有30种。在商业性对虾类养殖中,至少发现有6种病毒,即皮氏杆状病毒(BP)、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传染性皮下造血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和呼肠孤病毒(REO),其中前5种最具代表性。 BP病毒感染对虾肝胰腺细胞,一般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均能观察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首先是从亚洲斑节对虾中发现的。但根据最近研究发现杆状病毒(BP)同样也感染亚洲和中东其他地区养殖的墨吉对虾短沟对虾,以及意大利养殖的卡拉莫特对虾。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每一种养殖对虾,均可用细胞病理组织学方法进行检测。传染性皮下造血坏死病毒,以往称为一种细小核糖核酸病毒,这种病毒能感染蓝对虾、白脚对虾和斑节对虾;90年代通过试验发现,它对日本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以及白对虾均可感染。据甲壳类病理学家调查表明,传染性皮下造血坏死病毒广泛分布于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养殖水体中。1983年,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地区养殖的和天然的4种对虾中发现肝胰腺细小病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肝胰腺细小病毒感染对虾肝胰腺细胞,发现感染的种类是相同的。在法国和美国养殖对虾中,发现一种呼肠孤病毒,这种病毒感染后,影响肝胰腺上皮细胞,日久引起一种慢性病,最后导致对虾死亡。据另外的文献记载,与病毒型、厚垣孢子型或立克次氏体相类似结构的对虾病毒也有5种,即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或细小病毒、披膜病毒、厚垣孢子状病原体、孤生病毒以及立克次氏体。许多文献报道表明,由病毒引起的对虾病毒病,大致有3种杆状病毒病,即皮氏杆状病毒病(Couch,1974)、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Sano等,1981)以及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Lightner和Redman,1981);由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传染性皮下造血坏死病毒病,又称为肝胰腺细小病毒病(Lightner和Redman,1985)。在日本对虾肝胰中新发现一种呼肠孤病毒(Tsing和Bonami,1984)。甲壳类病理学家首次在斑节对虾中检测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斑节对虾后期仔虾、幼虾或开始衰老的成虾被这种杆状病毒感染后,引起中等病害症状,严重者死亡率较高(Lightner和Redman,1981;Lightner等,1983)。1985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养殖的墨吉对虾中第1次发现(Lightner和Redman,1985)肝胰腺细小病毒。通过细胞病理学研究表明,肝胰腺细小病毒在形态上与以往实验室诊断的4种对虾病毒的形态结构相类似。除了墨吉对虾感染这种病毒外,在中国对虾幼虾、科威特养殖的短沟对虾、菲律宾的斑节对虾中出现的病害死亡者,甲壳类病理学家认为这也与肝胰腺细小病毒有关。1981年,在夏威夷从蓝对虾中首次发现传染性皮下造血坏死病毒。从此以后,在其他对虾养殖种类也相继发现此种病毒,同时通过试验性诱导感染的褐对虾、桃红对虾、白对虾和日本对虾,进一步得到证实。病害症状严重者,死亡率达80%。在法国南部水槽中饲养日本对虾的死亡率高。从日本对虾中分离出呼肠孤病毒,经过细胞病理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术表明,这种病毒存在于F细胞的细胞质和肝胰腺管状上皮的F细胞里,大量细胞质里含有病毒内含物,纯病毒无外膜,形状为二十面结构,直径大约为60μm。通过试验,用纯病毒接种转移到新的宿主中,感染率比较高,感染时间一般要45天。博纳米(Bonami)等分离出的呼肠孤病毒,实际上与夏威夷地区发现的对虾的肠和神经综合症状十分类似。甲壳类病毒的研究历史不长,特别是对养殖对虾类的病毒病害研究历史更短,引起甲壳类病理学家的重视和兴趣。主要是研究对虾病毒感染的机理和检测手段,但如何防止病毒的感染及防治机制,尚未有明显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Donal v.Procoo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ulture of Penaeid Prawns/Shrimps,Iloilo City,Philippines,1984,79~1032 陆忠康.上海渔业机械仪器杂志,1987,338~3493 陆忠康.91’全国海水养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268~273(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陆忠康副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