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鲤科鱼类
释义

【鲤科鱼类】
 

拼译:cyprinid fishes
 

以鲤为科代表故名鲤科。主要特征是体具有辐状纹的圆鳞;头无鳞;侧线1条;无鳍棘;背鳍1个,有些与臀鳍前缘有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口无齿;上颌缘由间颌骨形成;无须或有吻须、颌须各1对及下颏须2~3对;下咽齿1~3行(罕为4行),每行至多7齿;有假鳃;第4鳃弓后有鳃裂;前4椎骨愈合且有4魏氏小骨连鳔及内耳形成骨鳔器官;第4腹椎腹侧有悬器;基枕骨上咽突合成管状,管壁腹侧宽平有咀磨垫与下咽齿合具碎食作用;胃不显明;无幽门盲囊;鳔发达或包在骨膜内,有管通食道;源于淡水内,为原生淡水鱼类。在现代鱼类学中属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新鳍鱼殿纲鲱口鱼部真骨鱼亚部真真骨鱼殿部骨鳔鱼总目鲤形目6科中的鲤科(Nelson,1984)。

中文古书《易经》记载:“古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以佃以渔”。原始社会有一渔猎时代,周口店山顶洞古人遗址就有鲤科草鱼骨骼。《诗经》载有鲂、鳏(鱤)、(白鲢)、鲤、鳟(赤眼鳟)、嘉鱼(大鳞突吻鱼)、鰷(白鰷)等鲤科鱼名;春秋范蠡著有世界最早的《养鱼经》专著,他养的就是黄河鲤鱼。约汉初成书的《尔雅》《释鱼》卷记有鲤、鲩(草鱼)、鮂黑鰦(白鰷)、鱊鮬鯞(鰟被类)、鮅、鳟鲂等。汉初成书的《山海经》记有许多现用的鱼名如、鳙(鲢)(其状如鲤而大首)、鳋等;鳋就是渭河厚唇重唇鱼;以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卷四十四详载鲤科鱼有鲤、、鳙、鳟、鲩、嘉鱼、鲫、鲂、石鮅(鱲属)、黄鲴、鲦鱼、鱊、(鳑鲏亚科)及自晋到唐、宋人工育成的观赏名鱼金鱼等。

现代鱼类学中的记载;林奈(Linne,1758)定鲤类为鱼纲腹鳍腹位鱼目的鲤属,共约20种。居维叶(Cuvier,1817)定为腹鳍腹位软鳍鱼目的鲤科。根舍(Gunther,1868)定为鳔口鱼目的鲤科,含胭脂鱼、鲤、罗特鳊、低线鲃、波鱼、半游鲃、鲴、雅罗鱼、鳑鲏、、鲢、鳊、平鳍鳅及鳅14组。乔丹与埃维尔曼(Jordan & Evermann 1896)定为愈椎鱼目、善内颌鱼亚目的鲤科。贝尔格(Berg,1940)改为鲤形目、鲤亚目(与鲑鲤亚目等并列)的鲤科(与胭脂鱼科“Catostomidae”等5科并列),将鲤科分为鲤亚科,扁吻鱼亚科、鳅亚科及鲢亚科。朱元鼎1935年将中国鲤科分为雅罗鱼亚科、软口鱼亚科、鳊亚科、鱊亚科、鲢亚科、鮈亚科、鲤亚科及裂腹鱼亚科。尼科里斯基(Nikolski,1954)增鲃亚科。王以康(1958)恢复鳅亚科。伍献文等(1964,1977)采用上述10亚科。1987年,伍献文的学生们又自鲃亚科及雅罗鱼亚科分出亚科及野鲮亚科,共分鲤科有12亚科。以二名法研究中国鲤科鱼最早者为林奈(1758),记有鲫,以后居维叶与瓦朗西(Valenciennes,1844)、理查森(Richardson,1844~1845)、布里克尔(Bleeker,1846~1879)、根舍(Gunther,1868~1898)、里根(Regan,1904~1914)、尼科尔斯(Nichols,1918~1943)、伦道尔(Rendahl,1925~1932)年等都研究过。伦道尔1928年记有中国鲤科鱼9亚目139种;尼科尔斯1943年记载268种。根舍1868年记有23属40种。最早研究中国鲤科的有寿振黄等,其中尤以朱元鼎著《中国鱼类索引》(1931)及《中国鲤科鱼类鳞片、咽骨及其咽齿之研究》(1935),张春霖《中国鲤科鱼类的研究工,》(1933),林书颜《广东及邻省鲤科鱼类的研究》(1933-1935)最著名。1949年到1978年前仅发表有张春霖《中国系统鲤类志》(1959),伍献文等的《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册(1964)及下册(1977);1978年后发表与鲤科有关专著有李思忠主编的《新疆鱼类志》(1979),郑葆珊主编的《广西淡水鱼类志》(1981),李思忠著《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划》(1981),成庆泰等《中国系统鱼类志》上下册(1987),陈景星等《秦岭鱼类志》(1987),郑慈英主编《珠江鱼类志》(1989),褚新洛等《云南鱼类志,上册,鲤科鱼类》(1989)及潘炯华等主编《广东淡水鱼类志》(1991)等,台湾也发表沈世杰著《台湾鱼类检索》(1984)及曾晴贤著《台湾的淡水鱼类》(1986)等。中国鲤科概况已基本了解,并正在深入研究。。

习性:在全北区(古北区十新北区)多为广温性,具温带特性,常能耐冬季7℃以下低水温,春夏间产卵;在热带多为狭温性,每年多次产卵。小鱼食浮游动物,稍大如白鲢善食浮游植物,鳙食浮游动物,青鱼食螺蚌,草鱼食草本植物叶子,鲴类喜刮食水下石面固着藻类,也有凶猛鱼如鱤等,但大部为杂食性。鲢、鳙、青鱼、草鱼在流水中产半浮性卵,鲤、鲫在缓静水中产沉性卵粘在水草上孵化,有些鱼卵产在流水的在砂石底间,鳑鲏类产卵在蚌壳内,麦穗鱼卵产在水下硬光洁物上。卵常无毒,但裂腹鱼亚科的及温州光唇鲃等鲃亚科的鱼卵有毒,需100℃以上高温5分钟破坏卵毒后方可人食。有些鱼有筑巢产卵现象。一般无特明显的洄游习性,但图门江滩头雅罗鱼、准噶尔雅罗鱼、青海湖裸鲤、伊黎河银色裂腹鱼等5~6月间密集溯河产卵洄游。银色裂腹鱼小时为雄性色银白,体长300mm以上大鱼暗黄色均变为雌鱼,此性变现象在鲤科罕见。成年雄鱼具追星,或鳍条尖长,或少数臀鳍条骨化呈尖钩状。鲤科鱼小者如钦州小似鲴最大体长仅21~25mm,而大者如泰国卡特鲃可达2.5m,中国的鱤、青鱼、草鱼、鲢、鳙及南疆大头鱼大者也长达2m以上。鲤科鱼类栖息地最高如长江上源当曲的软刺裸裂尻鱼达海拔5100m,而平原河湖种类最多。裸腹盲鲃等生在溶洞或地下河内,眼已消失,体半透明,下咽齿有篦状的、齿状的及尖钩状的,是分类及判明特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染色体数(2n):已知青鱼、鳟:鲴、鳊、鲂:鲌、红鲌、鲦、逆鱼、鳑鲏等为48,麦穗鱼、棒花鱼、铜鱼、颌须鮈、吻鮈、鳈、拟鲄、蛇鮈、:胡鮈、鳅等为50,金线鲐鲃为96,鲤属、鲫等为100(昝瑞光等,1980;李树深等,1981;李康等,1983)。

纳尔逊(Nelson,1984)称全世界鲤科约有194属、2070种;李思忠估计约201属、2109种,亚、欧、非3洲有1889种,北美洲220种。1987年,中国成庆泰等记有120属、389种及另36亚种;李思忠现统计有128属、444种及另46亚种,是鲤科属种最多的国家。

地理分布:在世界动物地理中分布于全北区、东洋区及埃塞俄比亚区,即亚、欧、非和北美洲的温带及热带。向北在瑞典及芬兰和加拿大马更些河畧伸入北极圈,向南达南非南部、锡兰、爪哇及松巴哇岛和黑西哥巴尔萨斯河。冰岛、格陵兰、西印度群岛、巴尔萨斯河到南美洲,新西兰到澳大利亚、西里伯斯岛及马达加斯加岛均无此类鱼。中国分5区:江河平原区以鲌、雅罗鱼、鮈:鲴、鳑鲏及鲢等亚科鱼类为主;华西区以裂腹鱼亚科鱼类为主;宁蒙区仅有雅罗鱼、鲤及鮈3亚科鱼类;北方区额尔齐斯亚区兼具西伯利亚及欧洲特性,黑龙江亚区具西伯利亚及东亚平原特性;华南区鲃、、及野鲮3亚科种类占优势。

起源:较早期认为鲤科鱼类源于中国狼鳍鱼属鱼类,其鳞似鱼的,其最大耳石为箭耳石(如Cockerell,1925及Berg,1940);后迈尔斯(Myers,1967)认为源于晚三叠纪南美洲及非洲;格里(Gery,1969)等认为源于非洲,布里格斯(Briggs,1979)认为晚侏罗纪东洋区的鼠鱚目演变出鲑鲤类,到白垩纪鲤形目产生取代了鲑鲤目,但至今东洋区未发现鲑鲤类化石(Berra,1981)。1970年,有人主张鲤形目鱼类骨鳔鱼类源于虱目鱼科鱼类,经鼠科而演化出鲑鲤目、电鳗目、鲤形目及鲇形目鱼类,因虱目鱼科鱼类与鼠鳝科鱼类前三椎骨已特化和至少与一头肋相连。认为这是原始的魏氏器官(Rosen & Greenwood,1970)。但虱目鱼等顶骨已被上枕骨与额骨隔离且眶蝶骨与下咽齿已消失,鲑鲤类下咽骨也无齿,而鲤形目鱼类顶骨尚互连且有眶蝶骨及下咽齿,与多洛氏(Do11o)法则相违。又南北大陆分离很早,在亚洲始新世中期、在美洲上新世才又相连,而鲤科鱼类化石在欧洲古新世,亚洲始新世及北美洲渐新世已发现(Berra,1981),故仍似始于亚欧,因上侏罗世到上白垩纪中国自甘陕到山东、内蒙古、吉林等已发现同心鱼及10多种狼鳍鱼,很似鲤科的祖先(李思忠,1986)。

经济意义:此科鱼的产量占各科首位,在中国尤重要,有鲤、鲫、青鱼、草鱼、鲢、鳙、鱤、鲂、鳊、红鲌、鳟、青海湖裸鲤、滩头及贝加尔雅罗鱼、圆吻鲴、铜鱼、土鲮、金线鲃等数十种;东部平原利用青鱼、草鱼、鲢、鳙及鲤等食性及水层不同混合塘养很科学,这些鱼及混养法已传到欧美。20世纪50年代末,青鱼、草鱼、鲢、鳙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缓解了鱼苗供应困难。鲤科鱼原产中国东部,现已成各国食用鱼,并被育成镜鲤、革鲤及鳞鲤等品种。

【参考文献】:

1 Nichols J T.Nat.Hist.Centr.Asia..1943,60:1~322

2 伍献文,等.中国鲤科鱼类志,1964(上册):1~228,1977(下册):229~598

3 Gunther A.Catalogue of the fishes in the British Museum.1986,7:1~486

4 Berra T M.An atla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freshwater fish families of the World.Lincoln:Univ.Nebraska Press,1981,63:1~197

5 李思忠.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别,1981.1~292

6 曾晴贤.台湾的淡水鱼类,1986.1~194

7 成庆泰,等.中国鱼类系统检索.1987(上、下册):1~1458

8 郑慈英,等.珠江鱼类志,1989,1~438

9 褚新洛,等.云南鱼类志。1989(上册),1~377

1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经济动物志.1989,29~17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思忠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5 14: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