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分行播种机 |
释义 | 【分行播种机】 拼译:row seeder 据说欧洲第一台播种机是西班牙人洛卡特利于1636年试制成功的。分行播种机大概是从东方传到欧洲的。J.塔尔1730年介绍过这种播种机,并列举了分行播种的种种优点。德国北部的塔埃尔氏和南部的舒瓦茨氏对分行播种也大加赞赏。1785年英国兰开夏郡的库克提出了一种改良型播种机。这种播种机的结构一般说来和当代的播种机无甚差异。1850年英国的威廉森及德雷威茨和鲁道夫创造的“播种轮”结构则胜过上述“取种匙”结构。1884年德内与西德尔斯勒本向当局申请了这种播种轮的专利权。R.扎克在1867年首先采用此种播种轮。1853年西德尔斯勒本设计制造了第一台轨距为3.76米的“甜菜分行播种机”,它在结构上有了不少改进。种子撒播量的控制则自播种轴的转速调节着手。西德尔斯勒本在1905年使用的是一种用手柄可调整“变速比”的变速齿轮箱,种子撒播量则借助于转速探测器予以确定。美国的播种机,其种子撒播量系借”撒种轴”的侧向位移(即控制播种轮的啮合程度)予以调节。至于可伸缩的种子导管,是在1866年首先由史密斯提出使用,但是它不久就为科米肖氏于1890年在德国申请专利的那种管子取代。后者是薄铁条卷绕而成的蛇皮管,甚至今天还在使用。为了更好地压紧种子上面的土壤,将普费尔主压辊在土壤犁松之后滚过地面。20世纪初,俄国技师捷阮斯基提出在犁沟中分行播种时应筑土堤以改善种子发芽的建议之后,各国便试制可满足这一要求的播种机。挪威一家公司介绍了一种利用离心力撒播谷物种子的分行播种机。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式喷撒装置,使种子撒播量的调整工作又省力又方便,且可提高工作速度(时年1957年)。分行播种机亦称“条播机”。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