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儿童少年骨骼发育 |
释义 | 【儿童少年骨骼发育】 拼译:the skeletal developme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骨骼发育很能说明全身的发育情况,因为骨骼与儿童少年的形态发育、功能发育有密切关系。按骨骼发育水平和速度评价儿童发育,反映情况更本质、更确切。骨骼不仅支持器官,还与整个机体代谢相联系,它是钙、磷和镁离子的储存库。骨骼发育状况通常以骨骼年龄(骨龄)表示,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生物学发育年龄,对探讨生长发育规律、判断发育障碍性疾病、预测女孩月经初潮、预测儿童成年身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世纪30年代起,有关学者便涉足于骨发育的研究。早在1933年,美国儿童健康和保护的白宫会议,涉及生长发育评价时,已有关于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因素的分析。1943年,桑特格(L.W.Sontag)观察了疾病和其他因素对骨骼萌出类型的影响,指出慢性营养不良、慢性的或反复的严重感染及性腺功能低下均可引起骨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致使骨发育延迟的典型例子;子宫内感染尤其风疹和一些染色体异常往往同骨发育异常相联系。1949年,克里斯蒂(A.Christie)报道了新生儿的骨化中心萌出情况,揭示所有新生儿均已存在跟骨骨化中心,并且体重在2000g以上的观察对象全部有距骨萌出,体重在3500g以上的均有股骨远端骨骺存在。在某些体重组的新生儿,一些骨化中心出现率黑人高于白人,女孩高于男孩。1955年,玛利什(M.M.Maresh)报道了从婴儿直到青春期四肢长骨长度的发育情况,并列出上下肢6个长管状骨年龄别骨干长度均值。人们普遍认为,以手-腕骨判定骨骼成熟水平最方便和敏感,它对全身有良好的代表性。国际上通用的骨龄标准主要有3种:(1)1937年托德(Todd)首创的标准图谱法。后经格雷利克(W.W.Greulich)和派尔(S.I.Pyle)多次修改,于1959年制成手、腕部骨骼成熟系列性X线图谱。(2)重点标志观察法。1965年,威尔克斯(L.Wilkins)提出按儿童少年继发生骨化中心出现数目的时间年龄判定骨龄。(3)评分的方法。1959年由坦诺(J.M.Tanner)等设计而成。根据手腕各骨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人为地将其划分不同阶段,对X线片的详细特征给予相应记分,再综合各骨的分数(完全成熟为1000分),即可换算出骨龄。中国李果珍于1979年创建的“百分计数法骨龄标准”原则同上,只是累计总分为100分;该方法成功地将生物现象转化成以数字方式表示骨龄,使判定结果较为精确。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不同种族和地区的儿童评价骨骼发育应分别制订标准。有关骨的发生,1968年帕特恩(B.M.Patten)在《人类胚胎学》中作出明确论述,即骨骼通常是由原先的结缔组织转化而形成的,一个是间充质,另一个是软骨;颅骨、面骨、肋骨和椎骨体是起源于间充质内成骨;四肢的骨骼则是软骨胶化骨的最好例子;肩带和上肢骨原发的间充质和软骨雏形早于骨盆带和下肢骨,于是胎儿随之发育成头尾模式;骨的钙化开始于第8至第9胎周,此时作为胚胎结束和胎儿期开始的界限。学者们研究证实,出生时人体内骨化已沿着整个长骨干进行,因而它达到X线可见程度。人出生后许多骨骺按一定顺序形成并钙化,长骨生长的持续延伸是骺板内软骨细胞增殖所致,当骺板钙化、骨干骨骺完全融合时,则生长停止。这些变化对判断人体成熟程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年代因素对骨骼发育有影响。据美国公共卫生署调查,当代儿童骨年龄平均值较半个世纪以前的儿童提前。刘宝林等通过对1980年和1990年哈尔滨市数百名7~12岁学龄儿童的手腕骨发育水平对比观察,提议骨龄标准的适用期为10a。骨发育存在性别差异,3岁以前,男女儿童发育水平基本接近,而3岁以后,身体各部分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和干骺融合女性约比男性早两年。前苏联学者巴巴克(О.М.Бабак)及谢米诺娃(Л.К.Семенова)于1958年共观察210名莫斯科儿童上肢骨和下肢骨的发育情况,提出左右侧发育基本是对称的,仅少数表现某侧骨化好些;在各年龄组中,个体变异性幅度常超出性别差异程度。1979年,哈里森(H.E.Harison)报道8个腕骨骨化中心萌出的年龄别百分率,头、钩骨在两岁全部萌出,其他的半数以上萌出年龄为三角骨女2岁、男3岁,月状骨女3岁、男4岁,舟状骨女5岁、男6岁,大多角骨女4岁、男6岁,小多角骨女5岁、男7岁,豌豆骨女9岁、男12岁。上述腕骨发育进程与中国一些学者近年报道的资料接近,只是中国儿童三角骨、月状骨、舟状骨和豌豆骨萌出的平均年龄约比前者晚1年,而小多角骨则早1年。骨皮质发育对骨形态结构、功能状况均有重要影响。国际上通常测量第Ⅱ掌骨骨干中点、胫骨干中点的皮质厚度,并依据Barnett提出的皮质指数概念计算骨皮质指数。1987年,刘宝林等报道哈尔滨市1320名6个月~17周岁儿童少年的Ⅰ、Ⅱ、Ⅲ掌骨皮质厚度,发现第Ⅱ掌骨皮质最厚,且男女发育曲线交叉年龄同身高发育曲线颇接近,骨皮质发育像其他形态指标一样,存在青春期突增现象。骨发育同性发育有密切联系。坦诺曾指出:“初潮年龄和骨骼发育状况高度相关。如果女孩初潮发生较早,其骨龄必然是提前的;如果初潮发生晚,骨龄也必然落后”。派尔于1959年、汉斯曼(C.F.Hansman)于1961年均报道骨龄与月经初潮之间比骨龄与时间年龄、身高、体重之间相关程度高。西蒙斯(K.Simmons)早在1943年对200名女孩进行长期追踪观察,他发现大多数女孩在骨龄(指Todd图谱骨龄)13.5~14.0岁时出现初潮;初潮时间年龄的变异范围是初潮骨龄的两倍。国内外均报道,多数女孩的月经初潮发生在骨龄13~14岁期间。刘宝林等经动态观察于1985年报道,85.7%的观察对象初潮骨龄为13.0~14.0岁。季成叶等(1982)观察到,11~14岁已来潮女孩的骨龄显著大于同龄未来潮者,而10岁初潮女孩和14岁初潮女孩的骨龄非常接近。拇指第Ⅰ掌骨远端内侧种籽骨的出现与性发育有关联。格雷利克和派尔(1959)提出该籽骨出现两年左右即是女性月经初潮发生年龄。张国栋等(1982)报道指出,拇指内侧种籽骨出现与发生月经初潮平均相距10个月。刘宝林等(1985)报道此时间距离平均为18.4个月。国外利用骨龄预测身高主要有3种方式,即B-P法、TWMC法、RWT法。其中,运用TWMC法预测成年身高时则应采用坦诺1975年制订的TW2方法判定骨龄,相继坦诺还制订了RUS骨龄标准,以此预测成年身高对学龄儿童比较适用。1988年,刘宝林等报道了据女孩月经初潮时Ⅱ、Ⅲ指末节指骨干骺融合程度预测未来身高的图表。骨骼发育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许多人体的未知数,对儿童少年卫生学(尤其生长发育评价)、人类学、体育科学及有关临床学科受益很大。但涉及环境因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如营养、疾病、环境污染、社会因素等尚待深入探讨,骨发育的年代变化及城乡对比观察还涉足不多。在运用已有的研究资料有效地进行骨龄应用方面,特别是预测儿童成年身高、疾病诊断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前景。当然,结合本国、本民族的特点,科学地制订或定期修订骨龄标准,将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参考文献】:1 Simmons K,et al. J. Rediatr,1943,22:5172 Greulich W W,Pyle S I. Radiographicatlas of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the Hand and Wrist. ed2,Standford,19593 Tanner J M,et al. growth Adolescence,ed2.CKwell Scinti-fic Publication. Oxford, 19794 李国珍,等.中华放射学杂志,1979,13:195 张国栋,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2,16:656 Tnner J M,et al.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London,19837 刘宝林,关诚,唐锡麟,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5,19(4):195.8 Lowrey G H.Eight Edition Chicago London,1986,297~3229 刘宝林,唐锡麟,欧阳镇.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7,21(1):17.10 刘宝林,等.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1,25(6):385(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宝林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