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脾虚证研究 |
释义 | 【脾虚证研究】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即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故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李中梓《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在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脾虚证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脾的本质,这对丰富中医脏象学说的认识,将病因学、病理学和防治原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从而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能更好地发扬固有特色和优势,为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 脾胃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的发展,脾胃学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秦汉时期脾胃学说奠基阶段,宋金时期脾胃学说充实阶段,明清时期脾胃学说完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脾胃学说发展阶段。中医脾的功能基本上属于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生理范畴,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营养代谢等,并影响其它系统的生理活动,如免疫、造血、肌肉运动等等。通过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脾虚证,主要围绕3个方面,即消化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免疫系统,运用与之相应的50多项客观指标进行研究,初步证实脾与消化系统关系密切。如正常人口腔接受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升高,而脾虚证患者接受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脾虚证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胃泌酸功能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所降低,胃张力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吸收功能降低,胰外分泌功能偏低,也证明脾与神经系统功能有关,通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偏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偏亢。脾还与免疫系统有关,研究资料证明,脾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偏低,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总E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率及E玫瑰花形成细胞比率均偏低,NK细胞杀伤和结合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近年来,脾虚证的研究有以下3个方面引人注目。首先,建立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已引起重视。以中医“脾主运化”、“脾虚生湿”、“脾主肌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等理论为指导,采用大白鼠、小白鼠、豚鼠等动物,以大黄、番泻叶、利血平、控制饲料、过劳和饮食失节、偏食等致虚的方法,研究出多种“脾虚”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脾虚本质提供了良好基础。把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相结合,这是目前对脾虚证研究的新趋势。其次,采用机能与形态的结合的方法是研究脾虚证的新思路。研究资料初步表明,脾气虚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固有膜内均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腺体减少、萎缩和肠腺化生。另有报道称,脾虚组的十二指肠炎较多,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十二指肠绒毛功能部增强,顶部减弱,微绒毛稀疏、缩短,绒毛上皮细胞间隙增宽,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隐窝处低分化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及固有膜各种炎性细胞增多。脾虚证消化道组织学的改变和消化机能改变相一致。第三是多系统、多指标、多层次的研究。除了消化道、消化腺的机能研究外,还应用cAMP、cGMP、多巴胺、β羟化酶、乙酰胆碱、胆碱酯酶、5-羟色胺、组织胺,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以及微量元素、血液循环等多项生理生化指标,证实在脾虚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综合现代研究资料.中医所述的“脾”显然是以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功能为主,并包括最易受此影响的器官系统(免疫、造血等)功能,在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下,协调活动,组合成一个“综合功能系统”。它的功能状态决定着出生后机体的生存与发展,故称“后天之本”。今后研究的热点,一是脾虚动物模型的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根据中医传统病因造模是脾虚动物模型一大特色,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活跃、方法多样,同时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手段。二是加强临床研究,尤其是开展“方证学”研究将会引起广泛的重视。三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将在脾虚证的研究中占有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医所指“脾”是人体多器官、多系统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通过中医脾虚证研究以了解脾本质,将可能成为中医脏腑及证候研究的突破口,将对医学理论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 金敬善,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1):252 张育轩,等.中医杂志,1983,24(8):723 郁仁存,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134 李振华,等.河南中医,1986,3:15 刘尽忠.河南中医,1986,4:166 危北海.天津中医,1987,(2):127 张祥德.河南中医,1987,5:238 许长照,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2):7329 尹光耀.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9):52710 沈洪,等.江苏中医,1988,4:4311 郝玉明,等.山西中医,1989,5(3):1412 李近生,等.中医研究,1990,3(2):19(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丁钰熊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