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耕作制度
释义

【耕作制度】
 

拼译:farming system
 

又称农作制。它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技术体系。其中心是作物组成布局与多熟制。研究耕作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作物的因地种植合理布局技术、复种技术、间套技术、轮连作技术、农牧结合技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技术等,达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生产率,促使农业高产高效持久发展的目的。

历史发展:在一定自然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条件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需要的改变,耕作制度是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历史上从早期刀耕火种的撂荒制开始,发展到土地时种时歇的休闲耕作制,土地利用率已经提高,已有人工养地措施,但仍是主要利用土壤自然肥力。西欧在中世纪实行的休闲-冬谷物-春谷物的三圃制即典型的休闲耕作制。其后,随着铁制工具、豆科作物、有机肥料的广泛应用,以及近代化肥工业的兴起,促进了用地与养地程度的提高,因而撂荒、休闲制逐渐变为常年耕种作物。其特点是休闲已减少到总耕地的1/3以下,养地已主要靠人工措施(有机肥、化肥或生物养地),称为常年种植制;由于包含豆科作物或牧草的轮作,是其前期的特点,故一些学者又称之为轮种制,这是世界上长期普遍采用的耕作制度。

集约耕作制是常年种植制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通过技术、资金与劳力集约化的途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装备,向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方向发展,人工投入能量与物质投入增多,产出也多,养地已采取人工养地为主,如灌溉、施用化肥或有机肥等。一年一熟地区的集约耕作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南部、西北灌区等地;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美国玉米带、西北欧、中欧和前苏联中亚细亚棉区等。一年多熟制,是集约耕作制的一种高级类型,主要分布于较温暖灌溉地区,如中国黄河、淮河、海河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各省和台湾省,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及南部沿海各邦,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等。

多熟种植:它是当前与今后耕作制度研究中的热点,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它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多熟种植指的是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同时或先后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包括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的集约化。时间上的集约化即指复种,包括一年两熟、三熟等;空间上的集约化包括间作、混作。中国、印度、埃及等早在1000~2000年以前已有复种与间混套作的记载。多熟种植的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理论上,在最优条件下带有间混套作的复种,比单作应该得到更多的收获量。在劳动密集的地方,还可以提高劳动就业率。多熟种植多数盛行于发展中国家。

复种:它是多熟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是时间上的集约化。其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在耕地少的地区,通过复种扩大种植面积,可以缓和粮食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之间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出现复种的国家之一,埃及、印度复种也有很长的历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汉代以后就相继出现了麦田二年三熟、稻麦两熟等复种制。魏、晋、南北朝期间,北方有关复种与轮作的记载已较明确。明、清时期,二年三熟已有较大发展;南方在唐宋时期,双季稻已有初步发展,同时还发展了稻麦、稻豆、稻菜等复种形式;明清以后,稻麦两熟和双季稻已有较大发展。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单季稻改双季稻,问作稻改连作双季稻;60年代双季稻逐渐向长江流域推进,到70年代,长江中下游与华南地区在稻麦两熟和双季稻基础上扩大了双季稻三熟制;80年代初,南方水田双季稻的早晚稻种植面积将近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为冬闲、绿肥-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等,其他三分之一以上主要为麦(油菜、蚕豆、绿肥)-单季稻两熟制。其中,长江以南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主,海拔400~600m以上的山区为则麦-稻、油菜(绿肥)-稻两熟,或实行冬闲一季稻。长江以北淮河秦岭以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则以麦(油菜)一稻两熟为主。华北平原地区原以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为主,50年代以后随着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小麦一玉米、小麦套棉花两熟制面积迅速增加;在华北平原中北部,小麦、玉米两熟常采用套作方式;南部则常在麦后播种大豆、玉米等作物。

中国耕地复种指数,1952年为130.9%,1979年达151%,1990年为155.6%。长江以南多数省份复种指数在200%以上;西南地区以及长江以北、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为150%~170%;黄淮海地区约150%左右。东北、西北绝大部分地区不能进行复种,但在东北的南部和西北灌区,麦后也可填闲种植生长期短的饲料、绿肥作物或粟糜、马铃薯等。南疆则可一年二熟。

间混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在同一时期内两种作物分行或分带种植的称为间作,无规则种植的称为混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种入后季作物的称为套作。间混套作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空间,故俗称之为立体种植。

在世界范围内,间混套作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其中主要形式是印度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的间混作。在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间混套作甚少。曾经认为,间混套作不利于机械化是一种落后的种植方式。70年代以来,相继成立的国际农业研究机构纷纷从事间混套作的研究,并认为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在中国主要间混套作类型有粮粮型、粮经型、粮饲型、粮(经)菜型、稻田型、果林型、药田型等。

研究展望: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资源日渐减少,以利用土地为中心的集约耕作制度将在中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在作物组成上进一步调整结构,在保证粮食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增大高价值作物的比例;适当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高效的各种间套复种方式。

随着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增大,复合群体的作物与作物、作物与土壤肥力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加剧。为此,要进一步研究复合群体内的作物与作物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力争高产高效。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用地与养地关系,随着单位面积产出量的不断增加,要求及时并协调地供应作物所需的水分、养分,保持地力与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农业高产高效持久发展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巽浩,等主编.中国耕作制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 沈学年,等.多熟种植.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 刘巽浩,韩湘玲.中国耕作制度区划.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4 中国农学会,等编.兴起中的中国立体农业.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北京农业大学刘巽浩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7/3 7: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