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 |
释义 |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 拼译:the bacteri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in cultured fishes in freshwater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席卷全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传染性暴发病,造成了流行面广,而且被感染的鱼种类多、死亡率高和持续时间长的后果。被感染和死亡的主要涉及历来以少病易养、产量高著称的鲢、鳙,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1978年,印度的帕尔(Pal)和特里帕施(Tripathi)曾作过白鲢红斑病的报道,但未作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中国孙其焕等(1991)报道过异育银鲫的病原菌为苏伯利产气单胞菌和嗜水产气单胞菌;徐伯亥等(1991)报道了鲢、鳙在水温较低(10~15℃)的3~4月份为鲁氏耶尔森菌;5月后的整个高温季节为点状产气单胞菌和河弧菌生物变种Ⅲ(新生物变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病组和陈怀青等(1991)报道都是嗜水产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氏菌原是冷水性鲑、鳟鱼类肠道红嘴病的病原菌。早在50年代,此菌首先由鲁克(Rucker)在虹鳟中发现,定名为红嘴病(Rucker,1966),结果与韦格纳和帕金斯(Wegner & Perkins,1952)所描述的由嗜水产气单胞菌所引起的红嘴病相混淆。直到1966年,罗斯(Ross)等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研究后,指出此菌属肠道菌,但又无法将其放入任何已知菌属,故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将它称为“RM”细菌。1978年,欧文(Ewing)等建议将其命名为鲁氏耶尔森菌,沿用至今。这种细菌自发现以来,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有明显的扩大,目前几乎波及所有的鲑、鳟鱼类。达德利(Dudley,1980)等、奥斯汀(Austin,1987)、史蒂文森等(Stevenson,1982)等、菲利普斯(Phillips,1985)等也分别从水、阴沟淤泥、野杂鱼、陆生哺乳动物甚至鸟中分离到此菌,除北美外,欧洲各地均有发现。5月后出现点状产气单胞菌和河弧菌生物变种Ⅲ。前者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端单鞭毛、有动力、无芽孢和夹膜的球杆菌,细菌DNA中G+Cmo1%为60.1%~63.0%;后者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端单鞭毛、对0/129敏感、直或稍弯曲的短杆菌,细菌DNA中G+Cmo1%为47%~47.04%。在1984年的伯杰(Bergey’s)《分类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一卷中记录,产气单胞菌有嗜水产气单胞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豚鼠产气单胞菌和灭鲑产气单胞菌4个种;除后者外,前3者均为有动力的嗜中温菌;与(1974)版相比,废弃了点状产气单胞菌而保留同物异名的嗜水产气单胞菌,又把原来是点状产气单胞菌中的豚鼠亚种上升为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就对伯杰《手册》第八版(1974)的产气单胞菌属中有动力的两个种和5个亚种的分类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些种和亚种很难区分,因此把它们统称为嗜水产气单胞菌群。麦卡锡(McCarthy,1973)根据80个以上试验结果,加上免疫扩散血清学分析和肠道同功酶型,用计算机研究了除灭鲑产气单胞菌以外的90个以上已命名的产气单胞菌菌株后,认为点状产气单胞菌(Zimmerman,1890;Snidszko,1957)是正确的名称,而嗜水产气单胞菌(Chester,1901;Stanier,1943)是同物异名;徐伯亥等(1980、1987)持同样观点。后来将珀泼夫(Popoff,1981)等提出并列入1984年伯杰《手册》的有动力产气单胞菌分为3个种,希克曼-布伦纳等F.W.(Hickman-Brenner,1987)仍持有不同意见,主要理由是“豚鼠产气单胞菌”的命名也不合法,同一模式株的“点状产气单胞菌”要比它早出现46年,嗜水产气单胞群有9~12个杂交群,每个种都含有1个以上DNA群,认为少数表型特征不能确切划分除低温的灭鲑产气单胞菌以外的其余3个种。随着新种的不断发现,近年此属中除灭鲑产气单胞菌以外其余的种,统称为“嗜中温产气单胞菌”。鉴于本病在不同时期出现的病原菌所引起的症状相似,都是以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而引起急性全身性感染所产生的症状为特征,所以从症状上将它们分开是困难的。在病的命名上,布洛克(Bullock,1971)曾把产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所引起的病统称为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病;而美国水产学会分别采用运动性产气单胞菌败血病和假单胞菌败血病的名称。鉴于目前中国所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因几种病原所引起的症状均以皮肤、鳍和内脏产生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在病理学上属于出血性败血病,因此统称为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本病的流行从时间上看一般从3月开始,一直延续到10月或11月,南、北方稍有提前或推迟。其间可分为水温较低(10~15℃)的3~4月份为第1阶段;5月后的整个高温季节为第2阶段,此为大量发病死鱼阶段;空间分布上,目前发病地区逐渐扩大,已波及全国养鱼各省。罹病鱼体有鲢、鳙、鲫(包括白鲫、异育银鲫和本地鲫)、鳊、团头鲂、鲮、银鲴、草鱼、鲤及其他野杂鱼,甚至还有泥鳅、河蚌等。鱼体大小,一般多为2龄或近2龄鱼发病;在大小鱼混养池中,小鱼也发病;在未加清整的鱼种池也同样发生,没有严格界线。据不完全统计,其罹患率为30%~100%,而死亡率约为10%~80%不等。整个发病季节病鱼征象,多以体侧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鳃盖、头、眼眶、嘴、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为主要特征,有的可见口腔、肌肉、鳃盖内外表皮也充血,但又很难有一绝对界限可循。本病的传染源,一是病鱼和携带病原菌的鱼(包括野杂鱼);二是动物及人。动物包括两栖类、爬行类、禽类、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等。传播因素有水、淤泥、饵料、工具等。据徐伯亥等测定,这些病原菌在池水中可停留两个月,淤泥中可停留的时间达一年以上。当前,饵料的种类繁多,投喂前又多用池水浸泡,腐烂变质者到处可见,并缺少适当的营养配合,这为病原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也使鱼体抵抗力下降。本病的发生与病原菌、有利于病原生存的环境以及抵抗力差的鱼体等3方面的平衡失调有关。这是一个病原菌从宿主中排出,经过一定途径侵入易感鱼体而形成新的传染,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在鱼群中不断发生和连续传染的过程。流行过程须具备3个环节:一是有传染源。病原与宿主结合构成的第1个环节;二是传播途径,病原在外界环境中停留与转移构成第2个环节;三是易感鱼体,即鱼体状态为第3环节。因具有传染性,所以对本病的预防必须综合进行,也就是说要抓住这3个环节,进行综合预防才能奏效。(1)管好传染源,防止病原菌散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源的进入和输出。加强动物和人的粪便管理,不要乱丢死鱼,而应埋掉或烧毁。(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环境传播因素(媒介)上的病原菌和传播媒介。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在每年鱼池出空的时候,抓紧清整消毒,清除致病因素,改良水质环境,防患于未然。(3)保护易感鱼体。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同时要积极研究鱼体免疫方法,用免疫学原理防御本病,以达保护易感鱼体之目的。(4)对鱼病防治要坚持“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目前应用于治疗鱼病的药物种类很多,但有的因未获有关部门批准,其对水体污染、鱼体组织的富集,甚至对人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应加强生态和生物防病技术的研究,做到既能的控制鱼病,又不造成水体污染,也无碍于人体健康。【参考文献】:1 PalRN,et al.J.Inland Fish.Soc.India,1978,10:166~1682 Ewing W H,et al.J.Sys.Bact.,1978,28:37~443 Baumann P,et al.Systematic Bacteriology,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1984.408~430,516~5494 Austin B,et al.Disease in farmed and wild fish.Ellis Horwood Limited,Halted Press,1987.111~2875 Willumsen B.J.of Fish Diseases,1989,12:275~2776 Martin Altwegg,et al.CRC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ogy.1989,16(4):253~2847 孙其焕,等.水产学报,1991,15(2):130~1398 徐伯亥,等.科学通报,1991,8:620~6229 陈怀青,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4):87~9110 徐伯亥,等.水生生物学报,1993,17(3):259~265(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伯亥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