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家蚕抗病性遗传育种
释义

【家蚕抗病性遗传育种】
 

拼译: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silkworm with emphasis on disease resistance
 

应用抗病品种于蚕茧生产,是防病和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不增加生产成本和能源即能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优点。

家蚕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青木等(1915)曾经报道家蚕对白僵菌的感染抵抗性在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荒武(1961)经研究后查明蚕体对白僵菌的感病性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第一主效基因mus位于第11染色体,第2主效基因cal位于等7染色体。mus与cal为隐性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纯合体感病性高,F1杂合体则表现出有抑制发病的超显性现象。河上清(1973)又报道了家蚕对白僵菌的抗病性,一般中国系统的品种比日本系统的品种强。

家蚕的抗病性是由抗病基因控制的,是一种遗传性。抗病能力依家蚕品种而不同,同一品种家蚕对不同病害的抵抗性也有差异。蚕的抗病性从其抗病机制上可划分为侵染低抗性、增殖抑制性和生理修复。从抗病性的程度上可分为免疫、高度抗病、中等抗病和易感染发病等。从抗病性的遗传方上可分为单基因抗病性和多基因抗病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主要围绕着家蚕对病毒病、氟化物及农药中毒抵抗性等开展研究。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病毒(NPV)病的抵抗性遗传 易文仲(1963)报道了家蚕杂交后代(F1F2)对NPV经口感染抵抗性受父本影响较大,有偏父遗传现象。荒武(1973)则指出杂交F1代对NPV的抵抗性受母本影响较大,F2代未见受亲本的影响。孟智启(1982)运用对数浓度-机值模式曲线分析法研究后,认为家蚕对NPV经口感染抵抗性主要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的,有偏父遗传现象,F1杂合体的抗病性有超性现象。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强弱开差达800倍。

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的抵抗性遗传 陈翰英等(1964)的研究资料指出,家蚕对CPV病的抵抗性遗传传递力母本显著大于父本。渡部仁(1966)的报道认为家蚕对CPV的感染抵抗性在一般品种中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段家龙(1986)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经分析后认为家蚕对CPV病的抵抗性除受常染色体上的少数几对基因控制外,母体效应和伴性效应对CPV病的抵抗性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存在超显性现象。由此可见,家蚕对CPV病的抵抗性有着丰富的遗传基础,其遗传规律较为复杂,但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抗病性除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外,还有一定的偏父、偏母现象,多数品种的抗病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但业已发现大造品种是受一对主基因控制的。不同品种间的半数致病中量开差可达1000倍以上。

家蚕对浓核病病毒(DNV)病的抵抗性遗传 据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1982~1986)普查该所保育的460多个品种时,发现有77个品种存在特殊的抗病性。家蚕对DNV的抗病性受一对特殊抗性基因控制,多数为一对隐性主基因控制,也有由显性主基因控制遗传的品种。据调查,品种间的抵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且该对基因的作用不易受生态因子和体质状况的影响。现有蚕品种对DNV病的抵抗性存在3种类型:敏感型(A)、不感病型(B)及它们的杂合型。杂交种的抗病性在正反交之间有显著差异,抗病性有受父本影响的倾向。江口(1987)发现家蚕对伊那株DNV病中国(镇江)株的不感受性基因(nsd-1)属于第21连锁群。秦俭等(1988)的研究资料认为家蚕对DNV病中国(镇江)株的不感受性基因(nsd-2)属于第15连锁群。

家蚕对空头性软化病病毒(FV)病的抵抗性遗传 船田(1968)指出,家蚕对FV感染抵抗性受一个单基因控制,敏感性为隐性,抗病性一般支西亚欧洲系统的中国系统的品种较强,日本系统的品种较弱。据市冈等(9170)的调查,家蚕对FV病的抗性强弱顺序为日中欧>中欧>欧>中>日中>日欧>日。

五、家蚕对氟化物中毒的抵抗性遗传 家蚕对氟化物中毒的抵抗性在品种间也同样有着明显的差异,据林健荣对73个品种的抗性测定,强弱之差可达10倍以上。家蚕对氟化物中毒的抵抗性主要在于其耐受能力,抗氟性呈部分显性遗传,杂种优势依杂交品种而异,有表现正向的杂种优势,也有表现为负向优势的。其遗传性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但也有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杂种一代正反交的抵抗性有一定差异。

家蚕的抗病性,有受主效基因控制的,也有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有表现显性遗传的的,也有表现为隐性遗传的。因此,进行抗病育种时,对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如对CPV病的抵抗性,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多代的连续选择,让微效抗性基因积累,是有可能选育出抗病品种的。对于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如对DNV病的感染抵抗性就比较容易导入到实用品种中去。

抗病品种研究由于开展的时间较短,虽然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育种方法,但育种实践已证明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法和杂交育种法是可行的。对后代的处理和选择技术除与常规的基本方法相同外,需添食适量的病原物,促使发病来进行签定,从中选留抗性强的蛾区不发病的个体留种。发病死亡率通常以控制在50%~60%为宜,并要防止蚕体的二次感染,确保判断、选择的可靠性。为能选育出抗病性强、茧丝质优良的个体,添食病原物可采用隔代进行或蛾区半分法添食间接选择的方法来进行。据林昌麒(1984)的报道,家蚕对CPV的感染抵抗性与发育经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生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茧质、丝质无关。家蚕对NPV、DNV、氟化物中毒的抵抗性与茧质、丝质等经济性状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故在选择上可利用其相关性质,有效地提高选择的效果。

对CP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段家龙等(1991)对东34品种经连续7~8代添食CPV选择后,选择系的健蛹率较对照系提高17.3%~54.5%。廖琼香等(1990)采用抗病性强和茧丝质优的品种杂交。F1~F4代进行混合育,累代攻毒选择,F5代以后作隔代攻毒选择,从而育成CPV病的研137品种。

对DNV抗病性的选育效果: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1990)对新九、683品种进行系统分离选择,经多代的攻毒选择后获得了不感染DNV的抗1品种和抗2品种。黄龙全(1968)以抗病品种×感病品种为材料,从F2代起连续用高浓度DNV添食,选留存活个体继代,到F4代其抗病基因便纯合。

对NPV抗病性的选择效果:荒武(1972)以秋光×龙白的杂种后代为材料,用高浓度的游离态NPV注射蛹体,选留抗病个体,连续8代,选择系的抵抗力提高10~100倍。

对氟化物中毒抵抗性强的品种选育:林健荣曾对原种、杂种后代进行过累代添食氟素或蛾区半分法添食选择的试验,结果选择强度控制在中毒死亡率60%左右时,经多代添氟选择后,蚕的抗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章佩祯等(1990)所育成的秋丰×白玉夏秋用品种就具有较强的抗氟能力。

展望今后家蚕的抗病遗传育种,仍需进一步作抗病遗传资源的普查、分离和鉴定,建立一套较完善的抗病性育种技术,开展家蚕抗高温、多温、抗细菌病、真菌病的遗传和育种的研究,并从生产实际出发,培育出综合抗性强、茧丝质优的品种。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运用DNA克隆技术进行不同品种间抗性基因的转移将有可能实现,同时也可考虑运用免疫遗传学的方法,利用其它标志基因与抗病基因与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提高抗病性鉴定的准确性和预知性。

【参考文献】:

1 渡部仁.家蚕にぉける細胞質多角体ぅィルスに对する感染抵抗性遗伝様式日本蚕系学雑志,1966,35(1):27~31

2 孟智启.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抵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蚕业科学,1982,8(3):133~138

3 关宏夫.蚕の浓核病ゥィルス(山梨株)に对する感染抵性の遗传样式日本蚕系学杂志,1984,53(6):472~475

4 张志芳.蚕业科学,1986,12(4):211~214

5 林昌麒.国外农学-蚕业,1987,2:12~18

6 毕秀英,等.蚕桑通报,1988,19(3):48~49

7 林健荣.蚕业科学,1989,15(1):31~36

8 林健荣.蚕业科学,1990,16(1):25~28

9 廖琼香,等.广东蚕丝通讯,1990,(4):42~46

(华南农业大学林健荣副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8: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