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大油芒群落 |
释义 | 【大油芒群落】 大油芒为禾本科中禾亚科的蜀黍族,大油芒属系多年生高杆优良牧草。分布在亚洲温带、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等。 大油芒群落是温带森林区现代植被动态演替过程中,多年生禾草群落阶段重要类型之一,研究大油芒群落对认识该地区植被动态具重要意义;另外,大油芒群落可作温带林区畜牧重要草场。温带林区多年生禾草群落阶段的优势类型,除大油芒群落外,还有白羊草群落、黄背草群落,它们对畜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温带林区草地研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最引人注意的对象。植物群落学的研究在世界属年青学科,中国时间更短,因此林区草地群落领域的研究刚被人们重视。1987年朱志诚在国际林区草地生态学会议上报道了题为《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地带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动态特征》的论文,其中论述了大油芒群落的结构、生态分布及它在这里植被动态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这里现代被演替中,出现一个多年生禾草群落阶段,系由多年生蒿类群落发展而来,大油芒群落是多年生禾草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范围不超出森林北限,其限制因素为水热条件综合,主导因子为水分不足;另外,大油芒群落为良好割草场,也可作放牧场。1989年朱志诚在国际保护植物生态学会议上,报告了题为《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论文,揭示大油芒群落的动态地位和作用,基本和黄土区一致。1991年朱志诚报导了《秦岭的草甸Ⅱ低山次生草甸》,文中描述了秦岭大油芒群落的结构、生态分布和演替关系,认为秦岭和黄土区大油芒群落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均以大披针苔为优势的低草层;生态类型组成方面除大油芒外,秦岭种类数量及优势度均以典型中生植物为主,黄土区则以旱中生植物为主;动态方面与黄土区相同,皆起源于多年生蒿类群落,但具体演替系列不同,黄土区是在旱中生植物铁杆蒿和茭蒿群落上形成,秦岭则是由典型中生性蒿类植物牛尾蒿、艾蒿、牡蒿为优势的群落发展而来。这些成果不仅对大油芒群落的研究,而且对整个温带林区草地研究,将有一定影响和推动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朱志诚陆续报道了中国北方温带林区草地的主要3类多年禾草群落生物量的研究,它们是大油芒群落、黄背草群落、和白羊草群落。这些群落生产力的研究,是温带森林区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之一。朱志诚研究了大油芒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特点,指出:大油芒群落地上生物量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并认为对该类群落生物量物有一定影响的植物约60余种,对每种植物生物量作了测计。他把对群落生物量起重大作用的种类称主要植物,了解主要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对群落的改造利用有重要意义,是其遵循的依据。朱志诚按牧草学分类法,把组成大油芒群落的植物分为优等、良等、中等和低等,不同等级牧草有不同生物量。生物量。他又从畜牧利用的角度把组成该群落的种划分为禾草类、苔草类、豆科牧草和杂类草4类,各类型牧草生物量也不同。朱志诚认为植物群落同化器官生物量(F)与非同化器官生物量(C)的比例,是反映群落光合生产的主要标志。根据他的研究,大油芒群落不同季节的F/C值均小于1,5、6、8、9、各月分别为0.833、0.963、0.643、0.533。F/C值偏低的现象,为森林地带群落特点,现存量的绝对值高。他从第一性生产、群落与土壤的关系以及草场利用与改良(地下配置)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大油芒群落地下生物量的时间和空间(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6、8、9月地下生物量分别为609.06、609.09、590.59、859.89g/m2,8月份大油芒把大量物质用于形成繁殖器官,因而地下出现了负值。由于大油芒和大披针苔均为浅根性禾苔草,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30cm之间,30cm以下已很少。上述研究成果标志中国地区草地研究深入了一层,是阐明该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结构功能、能流与物质循环过程的基础,并为制定适宜载畜量与草地合理利用、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大油芒群落仍属一新的研究课题,主要还在于未来。根据大油芒的分布及其生态特征分析,它在温带森林区有广泛分布,应首先对各地区大油芒群落基本结构及生态分布进行研究;其次为不同生态条件下生物量的研究;第三是动态机制的研究;第四为大油芒生理生态研究,这些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西北大学朱志诚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