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土壤系统分类
释义

【土壤系统分类】
 

拼译:soil taxonomy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水平的标志,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和土壤信息交流的媒介。

古代的土壤分类是从形态着眼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土壤分类如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土壤分类也如此。如《禹贡》将九州土壤分为白壤、黑壤、赤埴、青黎、黄壤和广斥等。19世纪末,俄国道库恰耶夫(в.в.докyчaeв,1840~1903)注意到土壤随成土因素变化而变化,在不同自然带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这种把土壤看作发生发展的观点,被称作土壤发生学派,据此,1890年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发生分类系统和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等一系列发生土类名称,从而使土壤分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至20世纪50年代发展为前苏联、美国和西欧3大学派。俄国土壤发生学派在十月革命后得到继承和发展,至50年代达到了高潮。这一分类以地带性学说为基础,在高级分类单元中突出反映生物一气候地带,该分类以土类为基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逐级向下展开,包括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这种分类考虑成土条件多,而对本身的属性考虑少;且其基层分类单元也不太稳定。美国在50年代及其以前的分类是以大土类为高级单元,土系为基层单元的。高级单元原则上与前苏联分类一致,基层单元土系是其特点。西欧的土壤分类常被称为形态发生分类。其分类的立足点是按土壤形态变化为依据的,即按AC→A(B)C→ABC演化进行分类。这些学派在土壤学发展历史上都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其一些缺点,特别是这些分类基本上都强调中心概念的定性的分类。而土壤是一连续的不均匀的自然体,没有明确的边界和数量概念是难以科学区分的。因此,美国农业部从1951年开始先后邀集1500多位国内外土壤学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60年公布以定量化为特征的美国第7次土壤分类草案,1975年正式出版《土壤系统分类》一书。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系统,增加了土壤温度、湿度等分类指标,引用了单个土体和集合土体的概念,确定了各级分类单元的明确指标,有一个明确的检索系统。该分类中应用了有机表层、松软表层、暗色表层、淡色表层、人为表层和厚熟表层等6个诊断表层,以及粘粒淀积层、耕作淀积层、碱化层、暗色腐殖质淀积层、灰化淀积层、薄铁盘层、雏形层、氧化层、硬盘、脆盘、漂白层、钙积层、石膏淀积层、石化钙积层、石化石膏淀积层、积盐层和含硫层等17个表下层。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诊断特性。土壤系统分类就是根据这些诊断层的有无确定其在分类中的位置的。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系谱系式分类,共分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科和土系等分类单元,其中最高一级共分10个土纲。土纲名称由一表示土壤特性的基本名词构成。它们是在实际分类时,根据土壤的检索系统,寻找其在分类中的位置,再根据其性质确定所属亚纲,按同样的方法检索其土类、亚类……。其土纲的一般检索如下:

(1)地面以下40cm内,出现厚度>40cm的有机土壤物质……有机土;

(2)其他土壤在2m以内具有灰化淀积层……灰土;

(3)其他土壤在2m以内具有氧化层,且无粘粒淀积层……氧化土;

(4)其他土壤在所有剖面发生层中粘粒含量>30%,土壤干燥时,宽1cm的裂隙达50cm……变性土;

(5)其他土壤具有干旱水分状况的土壤……干旱土;

(6)其他土壤具有粘粒淀积层,但(pH8.2时)土壤盐基饱和度<35%……老成土;

(7)其他土壤具有松软表层……软土;

(8)其他土壤具有粘粒淀积层,但盐基饱和度>35%……淋溶土;

(9)其他土壤具有暗色表层,松软表层或厚熟表层或雏形层……始成土;

(10)其他土壤……新成土。

至于土壤命名,是在土纲字根基础上依次拚接不同含义的字根,构成续分的各级单元的土壤名称。因此,从一个名称所含的字根即可了解该土壤的主要性状。

至于亚类,则在其上添加形容词,如典型的、潮湿的、石质的、砂质的等。土科则又是一个词组,包括质地等级、矿物类型、温度状况等,如粘质、混合型、热性典型网纹暗色老成土。土系通常以地名加质地命名,如明义苏达粉砂粘土。土系命名与高级单元并无联系。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先后成立了低活性粘粒土壤、氧化土、水分和温度状况、火山灰土、干旱土、变性土、潮湿水分状况、灰土和土族等9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邀集各国土壤学家定期举行会议,不断改进。其研究成果首先反映在《土壤系统分类检索》中,这一检索每两年出版一次,至今已出版了5版,每次都有补充修改,使土壤系统分类不断向前发展。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已被世界上80多个国家用作第1或第2分类。联合国的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1974)即是以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基础的,1988年又出版了修订本,其影响深入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为了促进国际土壤分类的逐步统一,1980年在国际土壤学会之下成立了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简称IRB)。中国从80年代中期正式开始研究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1991,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Dept U S.Agriculture Handbook Washington,D.C.USA,1975,436

2 FAO/Unesco,Soil map of the world(1:5 000 000),Revised Legend,Rome,1988

3 龚子同,雷文进,熊国炎.国际土壤分类述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4 Dudal R.Congress of Soil Science,Vol V.Kyoto,1990,14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 Techineal Monograph,Blacksburg Virgiria USA,1992,1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8: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