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先天性巨结肠
释义

【先天性巨结肠】
 

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主要表现为功能性肠梗阻。1886年首先由赫希施普龙描述,因而又称赫希施普龙氏病,近年有人提出命名为“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发病率为3000~5000个出生婴儿中1例,男性较女性为多,约为4~10倍。有家族性发病倾向。近年由于对其病理生理和诊断方法作了深入研究,使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并对类巨结肠病或同源病作出了鉴别,手术方法上也有较多的改进,是小儿外科中较重要的常见疾病和研究课题之一。

病因 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肌层间胆硷能神经纤维增生,病变肠管丧失蠕动而呈持续痉挛状态,使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及肥厚成巨结肠。

病理分型,根据其无神经节肠的长度可分为超短型,普通型(短段型及长段型)及全结肠型。

临床症状和诊断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或仅排出少量,2~3d后出现腹胀和呕吐,表现为急性低位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症状,经直肠指诊或应用塞肛栓可排出大量胎粪及气体,腹胀多能暂时缓解,但数日后重复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非经灌肠不能缓解,病儿发育、营养不良,面色苍白、消瘦、伴脱水貌,腹部膨隆,腹壁皮肤紧张发亮,皮下静脉网显露,脐孔外翻,可见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可触及粪石。少数伴发小肠结肠炎,经常性便秘突然转为腹泻,排出大量奇臭的水样便,伴腹胀,呕吐,高热,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中毒症状严重,呼吸窘迫,全身青紫,休克,全身情况急剧恶化的巨结肠危象而致死亡。也有并发肠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者。

诊断方法较多,钡剂灌肠摄片仍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诊断率达70%~80%,但在新生儿时期超短型,全结肠型,已造瘘者等不易诊断。直肠肛管测压时可见内括约肌不松弛,且明显收缩而压力不变(正常反射消失或阴性反射)或压力增高(异常反射)。为不规则或无蠕动波。日本于1977年第4次直肠肛门内压研究会上提出重要1条是需测3次以上才可作出诊断,其诊断率达96.4%~98.4%(Holschneider,1976),但在早产儿,新生儿,直肠内粪便充盈,气囊充气不足,小儿哭闹,腹压增加等可出现误诊。肌电图检查1976年由马林(Marin)首先用于临床,巨结肠时显示峰波消失或呈慢波,诊断率为79.2%~84%。直肠粘膜用乙酰胆硷酯酶染色,进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率可达96%~99.27%,但取材太低或不良(水肿)、标本固定时间过长、天气太热等可出现假阴性。1978年勃洛姆(Bloom SR)等研究,发现“肽能神经”对胃肠道运动的调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先天性巨结肠病变肠段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神经成份大量减少。红细胞乙酰胆硷酯酶活力增高,有助于诊断巨结肠。本病诊断决不能单一地依靠临床,必须采用临床,钡灌及测压或临床,钡灌及直肠粘膜活检等组合诊断法。但全结肠型的诊断尚困难,因症状轻重不一,排便和便秘及腹泻交替,并呈间歇性腹胀,钡灌摄片无典型巨结肠征,直肠粘膜活检亦难作出诊断,仅在术中病检才能确诊。

治疗 新生儿可用耳针及肾俞和大肠俞穴注射人参液,并内服中药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有效率为75.6%。对全结肠型可采用直肠后回肠拉出,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Martin术,1972),木村健(1983)等对该法作了改进。普通型可采用拖出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肛门外吻合术(Swenson法,1948及1964),有效率达80%,王果等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结肠切除直肠后结肠拉出吻合术(Duhamel法,1956及1964),有效率达65.2%~93.3%,张金哲(1978),日本池田惠一(1966)等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直肠粘膜切除,直肠肌鞘内拉出术(Soave法,1964),国内外常应用于婴幼儿,骏河敬次郎(1966)及里村纪作(1971)等进行了改进,此法有效率达91%;经腹结肠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Rehbein法,1959),西德小儿外科多用此法,术后应常规进行扩肛术,13.6%附加内括约肌切断术,佘亚雄等推荐此法,王德生等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总之,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治愈率80%~85%,病死率1.6%~5.7%,其术后仍有污粪,腹泻,便秘,失禁等并发症,远期疗效尚不理想,仍为小儿外科研究的临床课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安徽省立医院王德生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