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虾类增养殖 |
释义 | 【虾类增养殖】 拼译:aquaculture and enleencement of shrimps 一场“蓝色革命”正在兴起。生态系(Ecosystem)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来的,但引起各国学者们的重视,却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的。此后,生态系的理论不仅成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虾类增养殖业的重要依据。生态系研究成为80年代热门的研究课题,在研究海洋生态系基础上有力推动了世界虾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它构成“蓝色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生产许多虾类食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世界上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对虾增、养殖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1万个养殖场,3000个孵化场,共计养虾面积为76.5万ha。就产量而言,其中养殖面积最多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占33%;第2个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Osbeck)占22%;第3为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Linnaeus)〕占18%;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占8%;墨吉对虾(Penaeus meiguiensis De Man)占4%;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占3%;其他种类占12%。按地区分类养殖产量,1989年全世界对虾养殖产量为56.8万吨,其中亚洲为48万吨,占85.7%;拉丁美洲为8万吨,占14%;中国对虾养殖产量(包括台湾省在内)25万吨,占亚洲养虾总产量的52%,占世界养虾总产量的44.5%;其次为印度尼西亚和厄瓜多尔,各7万吨外,越南2.5万吨,印度2.4万吨。对虾养殖主要种类:全世界人工养殖的对虾约30种,其中目前正在试验的约16种;小规模养殖生产的对虾5种;商业性养殖生产约11种。目前世界上主要养殖的种类有: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Osbeck)、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印度对虾(Penaeus indicus H.Milne-Edwards)、褐对虾(Penaeus aztecus Ives)、白脚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白对虾[Penaeus setiferus(Linnaeus)]、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 Stimpson)、桃红对虾(Penaeus duorarum Burkenroad)、斯氏对虾(Penaeus schmitti Burkenroad)、加利福尼亚对虾(Penaeus californiensis Holmes)、宽沟对虾(Penaeus latisulcatus kishinouye)、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 De Haan)、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 De Man)、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o(De Haan)]虾类增养殖类型模式:目前世界上主要养殖地区包括亚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其虾类增养殖类型模式基本上有四种类型:粗养型:它是一种原始的、传统式养殖方法,这种养殖方式一般在热带海区进行。虾塘建在红树林低洼潮间区,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从数公顷到数百公顷。利用天然虾苗资源,在虾苗季节,人工开启闸门纳苗,依靠潮汐活动进行换水,改善水质。这种类型养虾的特点是投资少、成本低、单位面积产量低,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养殖生产。半精养型:池塘一般为长方形,面积约为1~3ha,深度0.8~1.2m。有利于水体交换,每个虾塘均设置进排水系统。天然的或人工孵化的虾苗,必需经过中间培育,体长达到一定规格后,放养在养成池中进行饲养。水体交换一般采用海水或泵水两种方法保持良好的水质,放养密度20000~50000尾/ha,每天投喂配合饲料或鲜活饵料,作为补充饵料,一般以施肥为主。目前日本养殖对虾多属于半精养系统,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虾类养殖方法基本上属于这种养殖模式。精养型:精养是较先进的养殖系统,要求投资多,技术高。养殖设施可采用土池和水泥池,该系统主要特征:全采用人工培育的虾苗,放养密度高,一般为100000~300000尾/ha。水体换水采用水泵抽水和增氧机增氧,保持良好的水质。精养池塘规格为500~5000m2,池堤可采用纯土质,也可采用塑料板或水泥护坡。精养型是日本对虾精养系统代表,已研究出对虾精养的一种理想方法。养殖设施由圆形水泥池组成,容量1000~2000t,平均深度2m,池底为砂质。每天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配合饲料,放养密度为200~250尾/m2,在1000t容量水池中平均产量1.5~3.0t,水泥板护坡的土池中,每年每公顷产量为10~20t。放牧型:它是增殖天然虾类资源群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增殖方法。目前日本将人工培育的1.0~1.5cm虾苗,需经40~50d中间培育的过程,培育至体长3~4cm大小,向自然海区进行放牧。目前世界上开展对虾放牧型,增殖天然海区资源群体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中国。虾类增养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5个:虾苗严重不足:目前对虾养殖所需的苗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天然虾苗,只有少数几种对虾养殖利用人工培育的虾苗。利用天然虾苗缺点是不但破坏天然虾苗资源,而且天然虾苗具有周期性和不稳定的特点,况且天然虾苗资源量十分有限。按照目前全世界对虾养殖增长速度,现有苗种资源远远不能供应生产需要。亲虾来源困难: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对虾人工育苗,基本上依赖使用天然虾苗。由于天然亲虾资源的限制,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逐步减少对天然亲虾的使用。使用池养亲虾,目前工人诱导亲虾性成熟技术还未完全过关,对池养环境条件、改善营养机制以及激素调节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养殖种群遗传退化: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长期使用池养亲虾,因此出现个体遗传退化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对虾养殖专家们极大的关注。台湾已试验在海洋中放牧未成熟对虾,在自然海域中培育成熟亲虾,用来人工繁殖之用,已取得了效果。对虾配合饲料尚未完全研制成功:尽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能研制各种类型的配合饲料,但尚未研制一种既符合对虾生长的生理营养要求又符合科学配方的配合饲料,与鲜活饲料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虾幼体生长阶段所需不同营养成份微囊饵料,还未完全研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及养殖生产的发展。病害:根据世界主要养虾地区的报道,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非传染性、营养性的、毒素性的以及环境引起的在虾类养殖中出现的虾病,往往是由于各种综合因子所引起的结果,目前对虾病的防治,还未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防治效果明显的综合防治系统,严重影响了世界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国际上共同关心的课题,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人们收益的预测,倘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达到一样的增长水平,每10年每人多消费1kg,则全世界未来对水产品的需求,每10年将增长100万吨,到2000年,总水产品需求量将达到1亿吨。目前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占总重量的10%,年平均增长率为5.5%,到20世纪末,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可达2200~2400万吨水平。全世界虾类养殖业迅速发展,亚洲,5年来,虾类养殖总产量增加20倍。根据目前发展趋势持续下去,专家们预测,估计不到2000年,对虾养殖80万吨产量即可在亚洲地区实现。倘若加上拉丁美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非洲、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对虾养殖产量,世界对虾养殖产量可能超过100万吨水平。再从水产养殖潜力来看,全世界沿岸、潮间带和红树林沼泽地可用于发展养虾的面积大约为4亿ha,目前已利用的养殖面积大约为80万ha,约占可养面积的2%。全世界有虾类种类70多种,其中已开发和正在试养的种类约30种。可清楚地看到,世界发展对虾养殖的潜力很大的,到公元2000年,全世界对虾养殖产量超过100万t水平是大有希望的。从对虾养殖业发展阶段看,大致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等4个阶段。从全世界对虾养殖业增长速度看,目前正处于增长期;第2阶段维持多久?依据目前全世界对虾养殖业增长和发展规律看,到公元2000年进入成熟期,即第3阶段;衰退期暂时不会出现。虾池综合利用,是今后对虾养殖技术上一大变革,也是今后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90年代开始,直到2000年,世界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化、农牧化方向发展,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当前研究方向是对虾池进行综合利用开发,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虾池生产保险系数和综合效益的良好效果。虾池综合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虾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综合利用是对虾现代化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80年代以来,全世界池养对虾迅速发展,发现池养对虾种群出现遗传退化,个体变小,这个问题已引起养殖遗传学家们的兴趣和关注,加强对虾遗传学研究,培育养殖新的品种,是公元2000年研究的重点课题。对虾人工育苗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对虾专家们感兴趣的课题。尽管全世界对虾种类约有70种,可养种类约30种,目前部份试验或人工繁殖的种类只有11种,真正达到商业化育苗生产的种类不多,多数种类全人工育苗的技术难点,还未突破,对虾人工育苗的机理仍然是2000年研究的主要课题。加强对虾养殖营养学研究,一直是对虾养殖学家们研究的主要课题。特别是对虾幼体饵料的研究,今后必然由微囊饵料替代生物饵料。这个发展方向逐渐被人们实践所认识,完全突破饵料关,是对虾养殖营养学家们长期研究的课题,决不是短期内所能完成的。加强对虾养殖病害的机理的防治方法的研究,已是摆到虾病专家们面前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病害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需要营养学家、病理学家、生化学家以及药理等方面专家们共同协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研究、攻关课题。【参考文献】:1 陆忠康.2000年国外虾类养殖和增殖技术发展预测,国外水产养殖增殖业前景预测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7~492 陆忠康.全球水产养殖业前景分析,[台]养鱼世界,1993,105~1083 Pinij Kungvankij,1984.Overview of Penaeid shrimp culture in Asia,11~21.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ulture of Penaeid Prawns/shrimps.Iloil Citg.philippiik(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忠康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