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自然灾害系统 |
释义 | 【自然灾害系统】 拼译:natural hazard system 大量的资料证明,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空间上与时间上常常形成灾害群;在成因上往往形成灾害链。灾害群与灾害链反映了自然灾害相互联系的客观规律,我们将有联系的自然灾害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为自然灾害系统。它的认识,意味着将对自然灾害孤立地研究,推进到运用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的综合研究阶段,也为综合减灾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然灾害就其成因而言,可分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包括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天文灾害5大类,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地圈、生物圈,以及地球整体与天体的运动、变异及相互影响所致。因此,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系统乃至更大的宇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这一点来看,自然灾害系统的综合研究对揭示地球系统和宇宙系统的奥秘,以及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天、地、生综合研究的自然观,是从中国发展起来的。《易传·系辞》中说:“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三才而两之。”意思是讲天、地、人三系统各有其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此外,在《山海经》、《诗经》、《周礼》以及先秦诸子那里都有把天、地、生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的记录。先秦以来,进行了大量有关天灾、地震、人祸的记录,并提出了阴阳五行的分析方法。中国古代传统的自然观对系统科学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中国社会各界都重视了地震的观测与研究,气象、水文、海洋、生物、天文、地质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全面挖掘了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自然变异与地震的关系。在这一形势推动下,于70年代初,中国学者首先提出了一些特大自然灾害的群发现象,明确了夏禹宇宙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西周宇宙期(公元前1000年前后)、两汉宇宙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明清宇宙期(公元16、17世纪)等。这些时期都是自然变异强烈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期。经过研究,初步认为这些时期是行星会聚或太阳活动异常的时期。80年代对以下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证:(1)太阳活动与地震、旱涝、海冰、生物灾害的关系,特别是提出了这些灾害都有11a、22a准周期性活动,与太阳黑子11a、22a周期相当。(2)地球自转与地震、旱涝、厄尔尼诺、寒潮等灾害的关系,提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导致地球各圈层物质变化与发生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3)地震与旱灾、滑坡、水灾、寒潮、海啸、生物等灾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地震灾害链的观念;(4)热带气旋与暴雨、巨浪、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热带气旋灾害链的观念;(5)干旱与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的关系,提出了干旱灾害链的观念;(6)火山与台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提出了岩石圈温度的变异是大气与海洋系统变化与发生灾害的重要原因。(7)慧星、行星、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各圈层的影响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8)宇宙线、大气电场、大地磁场的变化与各种自然灾害的关系;(9)人为的致灾作用,人为自然灾害的形成,和人类-资源-环境-灾害之间的互馈关系;(10)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演变。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高庆华于1988年提出了自然灾害系统的观念,并于1991年再次进行了论述。他认为,自然灾害系统的整体性,与地球的整体运动有关;自然灾害系统的联系性,起因于地球各圈层物质运动与变化的相关性;自然灾害系统的层次性,与地球各圈层物质运动系统的层次及自然灾害的演变程序有关。他认为只有在对自然灾害系统的整体规律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搞清某一类灾害的规律。现在中国正在酝酿兴起的一种考虑多因子、多种自然变异相互影响的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思想,和综合监测、综合防御的对策建设,其基础显然也是自然灾害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许多地区所遭受的灾害损失,实际上是各种灾害的综合影响;因此对灾害的防御也要面对各种灾害,所以只有对自然灾害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影响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找出最优化的减灾对策方案。自然灾害系统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自然灾害系统与人为灾害系统组成灾害系统;灾害系统与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组成了更大的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地球系统又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从小的方面来说,自然灾害系统包括气象、海洋、洪水、地质、生物灾害等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若干种灾害;每一种灾害又可分不同的类型……。总之,自然灾害系统是个开放系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除了要研究系统中每一构成部分的特点外,还要研究不同系统间、或同一系统不同层次间的能量交换与相互影响。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决定了自然灾害学将发展为一个自然灾害科学体系,其主要的框架包括分类灾害学、灾害成因学、灾害历史学、灾害地理学、灾害地貌学、灾害地质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灾害天文学、灾害医学、灾害社会学、灾害心理学、灾害教育学、灾害对策学及各种防灾、救灾、监测、预报的技术性与工艺性科学。自然灾害科学是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类科学之上的庞大的科学体系。出于自然灾害系统的认识,相应地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综合减灾预案和灾害综合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必然也将提到工作日程。国际上的综合研究,60年代以来基本上与国内同步进行,80年代以来筹备并制定了“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性变化研究”,相信通过全球全作,一定会推动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实践。【参考文献】:1 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天地生综合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 高庆华.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9,18:1~183 郑大伟.地球自转与全球变化.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3~44 徐振韬.太阳活动与自然灾害之关系.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48~52(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高庆华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