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腹膜孔 |
释义 | 【腹膜孔】 位于腹膜立方形细胞之间,是腹膜下毛细淋巴管在腹膜面上的开口。籍腹膜孔,腹膜腔与淋巴系沟通。所以,腹膜孔是腹膜腔内物质转归的最主要部位。在临床医学上,腹水的形成和转归;腹膜透析的纯超滤和失超滤;胎儿Rh溶血病的宫内输血疗法;腹膜腔内肿瘤细胞和感染性微生物的转移;长期接触石棉纤维后间皮瘤的发生;以及经腹膜腔吸收营养素均与腹膜孔有密切关系。 1863年雷克力豪森(Von Recklinghausen)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腹膜表面相邻细胞连接处有小孔。他首先命名这些小孔为腹膜孔,并认为腹膜孔是腹膜腔与腹膜下淋巴管之间的一个直接通道。冯·雷克力豪森提出的腹膜孔概念,引起许多学者的争论。1937年阿伦(L.Allen)应用硝酸银染色法也报导了腹膜孔。但仍有许多学者对腹膜孔提出异议,认为腹膜表面被一层紧密连接的细胞所衬里,是完全封闭的。腹膜孔乃是硝酸银与浆液反应的沉淀物所形成的假象。1963年深田博治(Hiroji Fukata)通过对大鼠腹膜超微结构的观察,指出腹膜细胞以桥粒相互连接,细胞间无腹膜孔。1968年科特兰(R.S.Cotran)从生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跨腹膜间皮的转运,是以孔系统的被动扩散来解释,但生理学上“孔”的概念,仅是功能上的含义,尚缺乏形态学的证据。1977年齐利巴里(E.C.Tslibary)等首先把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于腹膜孔研究,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证实了小鼠膈腹膜孔后,一些学者相继在不同动物观察到腹膜孔。1990年李继承等首次报导了人膈腹膜孔,并认为腹膜孔是一相对恒定的结构。据扫描电镜观察,腹膜细胞有2种不同形态,即扁平形细胞和立方形细胞。立方形细胞发出许多指状的胞质突起,与相邻细胞的突起或细胞边缘相连接,构成腹膜孔。腹膜孔仅位于立方形细胞之间,其形态和大小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甚至不规则形,并以簇状或带状分布。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发现腹膜孔由2~3个立方形细胞围成,其深面无基底膜,而有许多呈扁平状膨大的毛细淋巴管盲端,即淋巴陷窝。在腹膜孔内,立方形细胞和淋巴陷窝内皮细胞相互靠拢,构成形状扭曲的腹膜下小管。腹膜下小管的立方形细胞和内皮细胞无真正的结构上连接,两者的基膜均缺如,但在胞质中含有丰富的微丝。这些结构上的高度复杂性被认为是维持腹膜孔和腹膜下小管结构稳定的基础。经腹膜下小管,腹膜孔与腹膜下淋巴陷窝相通,在两者之间隔有极薄的屏障,这层屏障亦即构成了腹膜孔的底和淋巴陷窝的顶。1983年齐利巴里的研究提出,从淋巴陷窝到腹膜孔有3层结构,即(1)淋巴陷窝内皮细胞;(2)一薄层结缔组织纤维;(3)腹膜孔的立方形细胞。齐利巴里认为,这3层结构与腹膜孔的淋巴吸收有密切关系,并称为淋巴引流单位(Lymphatic Drainage Unit,LDU)。1991年李继承等应用锇酸-二甲亚砜-锇酸冷冻继裂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人淋巴引流单位的超微结构,并在动物实验中探讨了它的功能。他们认为,在淋巴引流单位的3种结构中,一薄层结缔组织纤维最为重要,它是由多束弹性纤维构成的结缔组织网。通过结缔组织网孔,腹膜孔与淋巴陷窝交通。同时,这层结缔组织网能保证淋巴引流单位结构的稳定,防止其突入腹膜腔。同时,在功能上,每一个淋巴引流单位都是一个微小的器官,它在腹水的形成和转归;腹膜透析和肿瘤细胞的转移中,有重要作用。雷克力豪森最早在膈腹膜上发现腹膜孔。1977年齐利巴里等对小鼠膈腹膜的研究表明,腹膜孔仅位于膈腹膜的肌性部,在中心腱无腹膜孔。1989年日本福尾义文对此提出了异议。1990年李继承等对人和小鼠膈腹膜的研究结果否定了齐利巴里的结论。他们应用电镜和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发现膈中心腱和肌性部均有腹膜孔,并注意到中心腱的腹膜孔较肌性部的小,前者孔面积为7.93±1.67μm2,后者为10.43±1.61μm2。腹膜孔除了分布在膈腹膜上,1979年米罗诺夫(V.A.Mironov)在大鼠的大网膜,1985年倏原治道在小鼠卵巢表面的脏层腹膜,1990年苔茜(C.Tesch)在人体肝镰状韧带,以及1991年李继承在人盆壁腹膜均发现有腹膜孔存在。腹膜孔使腹膜腔与淋巴系沟通,为腹膜腔内物质的吸收提供了形态基础。1978年利克(L.V.Leak)把细菌和一些药物颗粒注入小鼠腹膜腔,发现这些颗粒迅速通过腹膜孔。1987年齐利巴里等将印度墨汁注入小鼠腹膜腔五分钟后腹膜下淋巴管就被染成黑色。1990年李继承等分别把台盼兰液和小鼠红细胞注入小鼠和家兔腹膜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台盼兰颗粒和红细胞被腹膜孔所吸收。他们指出,腹膜孔的存在,使腹膜腔内液体、颗粒物质和细胞的转归成为可能。由于腹膜腔内物质绝大部分是通过腹膜孔进入淋巴管。因此,凡能影响腹膜孔开放的因素,均能影响腹膜孔的物质转归。许多生理研究已表明,腹膜腔内液体的吸收是随膈肌呼吸运动的加速而增加。1953年莫里斯(B.Morris)发现,在麻醉时,腹膜腔内蛋白吸收量仅为清醒时的20%。1978年贝滕多尔夫等在研究呼吸运动影响腹膜孔开放的实验中指出,呼气时,因膈肌伸展,腹膜孔受牵拉而被动开放;吸气时,由于膈肌收缩,腹膜孔被动关闭。1983年齐利巴里等在药物诱导膈肌舒缩,模拟膈肌呼吸运动的研究中,证实了贝滕多尔夫的结论。同时,他们的研究也表明,呼气使膈肌松驰,引起腹膜孔开放,导致腹膜下淋巴陷窝内皮细胞伸展,管腔被动扩张产生负压,引起腹膜孔的“吮吸作用”,促使物质快速吸入腹膜孔;而吸气则使膈肌收缩,挤压腹膜孔,促使腹膜腔内的物质,进入腹膜下淋巴管。除了呼吸运动影响腹膜孔的转归外,腹内压的变化亦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用生理盐水腹膜腔内注射,造成实验性腹内压增高时,腹膜孔数量增多,液体吸收也加速;当腹内压降低时,腹膜孔的数量减少,腹膜腔内液体的吸收下降。此外,腹膜腔内炎症,也可引起腹膜孔的变化,但腹膜孔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复杂的,需作进一步的探索。在腹膜孔附近常有许多静止型巨噬细胞聚集,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乳斑。乳斑的细胞可从淋巴管经腹膜孔游出,进入腹膜腔;亦可从腹膜腔经腹膜孔进入淋巴系。1990年李继承等在实验中,发现乳斑巨噬细胞经腹膜孔,进入淋巴管。他们进一步在家兔腹膜腔内注射小鼠红细胞,观察到许多巨噬细胞从腹膜孔游出,进入腹膜腔。由此,他们认为,腹膜孔是巨噬细胞向腹膜腔迁移的重要途径。1991年日本下间正隆等也在人体大网膜上证实了乳斑。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在乳斑的细胞中,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别占47.5%、29.1%、11.7%、6.1%。他们认为,乳斑是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聚集处,若机体免疫功能需要,则进入腹膜腔,发挥免疫作用。腹膜孔的研究对治疗一些临床疾病,有重要意义。1968年卡尔尼吉(B.Karneki)报导,用新鲜血经母体子宫,注入患Rh溶血病胎儿的腹膜腔,可挽救70%患儿,但其机理尚不明了。1987年穆阿里(T.Moalli)发现,长石棉纤维注入腹膜腔,可发生间皮肿瘤,而短石棉纤维(≤2μm)则不发生间皮肿瘤。1991年下间正隆试图应用免疫激活剂,促乳斑细胞活化,抑制腹膜腔内肿瘤细胞,经腹膜孔向远处转移。1991年李继承指出,在尿毒症时,应用腹膜透析可使血液里中分子有毒物质得以清除。但由于腹膜孔的吸收作用,使有毒物质重新回到血中,导致腹膜透析疗效降低。因此,腹膜孔的研究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用药物调控腹膜孔,促腹水转归和提高腹膜透析的纯超滤是腹膜孔研究中的一个最活跃的课题,进一步深化这方面工作,将使应用药物治疗腹水和提高腹膜透析的疗效成为可能。在腹膜孔的研究中,免疫激活剂的腹膜腔应用,提高腹膜腔免疫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和感染性微生物的扩散,也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此外,经腹膜腔全身输送营养索的疗法,正在临床试用。【参考文献】:1 Tsilibary E. C.et al. Lymphatic absorption from the pert-oneal stomata. Microvasc Res. ,1983,25:22~392 Shinohara H,et al. The prsence of lymphatic stomata in the ovarian bursa of the golden hamster. Anat Rec. , 1985,213: 44~523 Tsiliary E. Cet al.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ation of the lymphatic drainage units of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rodents. Am J Anat. ,1987,180:195 ~ 2074 李继承,等.腹膜孔,解剖学杂志,1989,12(1)76~785 Fuduo Y,et al. ,The distribution of lymphaic stomata in the diaphragm of the golden hamster. J Anat. ,1990,169:13~ 216 李继承等,人胎腹膜孔超微结构的研究,解剖学报,1990,21(4):359~3617 Tesch C,et al.,Offene lymphgefaβe im Ligamentum falciforme hepatis des menschen Langenbecks,Arch Chir.,1990,375:130~1348 李继承等,人体腹膜层间皮的扫描电镜观察,科技通报,1990,6(4):237~2409 Shimotsuma M,et al.,Celluar subsets of the milky spots in the human greater omentum. ,Cell Tissue Res. , 1991 , 264; 599~60110 Li Jicheng,et al. ,Study on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peritoneal stomata in humans. Acta Anat. ,1991 : 141:26~30(浙江医科大学李继承撰;俞寿民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