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绵羊进行性肺炎
释义

【绵羊进行性肺炎】
 

拼译:ovine progressive pneuinouia
 

绵羊进行性肺炎(OOP)或梅迪是由逆转录病毒科慢性毒亚科中的非致瘤性慢病毒引起。其临床症状型为消瘦、呼吸困难、跛行、麻痹和慢性硬化性乳腺炎,以消瘦、呼吸困难和乳腺炎为常见,特别是乳腺炎。

OPP几乎分布于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1926年,在南非Graaff与Reinet两地区间的区间农业试验站发现本病,命名为Graaf-Reinet病。美国很早称本病为蒙大拿羊病(1923),1968年才分离到病原性病毒,称为绵羊进行性肺炎病毒(OOPV)。冰岛称本病为梅迪(maedi,意为呼吸困难)与维思纳(visna,意指消瘦),并且首先(1960、1964)分离到病毒,以后发现同一病毒感染冰岛绵羊出现肺炎型(梅迪)和脑炎型(维思纳)两种临床型。荷兰(1943)称本病毒为掉“队羊病”(zwoegerziekte),分离到的病毒与冰岛株类似,也能诱发脑脊髓白质炎(维思纳)。

通过血清学调查或病毒分离,已知存在本病的国家有德国(1967)、比利时(1981)、瑞士(1981)、英国(1979)、爱尔兰(60年代)、丹麦(1974)、挪威(1978)、瑞典(1978)、希腊(1985)、意大利(1983)、西班牙(1985)、加拿大(1983)、秘鲁(1983)、肯尼亚(1970)、摩洛哥(1984)、尼日利亚(1986)、以色列(1970)和印度(1975)。发现有本病病理学证据的国家有保加利亚(1963)、匈牙利(1973)、波兰(1985)、罗马尼亚(1973)、墨西哥(1981)、土耳其(1975)和中亚的吉尔吉斯(1973)。中国的OPP最初在新疆的于田发现。

OPP的全球性分布对各国的养羊业造成一定威协。由于下述原因,各国兽医当局对控制本病的紧迫感、必要性的态度大不相同。(1)血清学阳性率:美国的爱达荷州羊群阳性率达67.5%,荷兰高达70%以上。阳性羊的分布范围也有差异,美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荷兰有80%的羊群受感染。(2)毒株的毒力:冰岛株被公认为强毒株,荷兰株的毒力与之类似,美国株的毒力比冰岛株弱,南非分离到的1株病毒不引起病变(它可能是1株非致病性毒株)。(3)品种敏感性:不同绵羊品种对OPP病毒的敏感程度不一。(4)临床型与隐性带毒型:敏感性低的绵羊品种被感染后呈现血清阳性,既无症状也不产生病变,成为隐性带毒状态,并可成为传染源。敏感品种绵羊一旦与低毒力的病毒株接触,也会发病,但经长期适应后,病变与症状大为减轻。

在病原被证实和血清学方法建立之前,冰岛执行屠宰政策,在世界上第一个扑灭了本病。冰岛于1933年夏从法国引进两只隐性带毒的卡拉尔公羊而暴发本病,从1944年开始执行屠宰政策,到1965年扑灭本病。

由于OPP病毒的特性,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在研制疫苗中都没有进展,致使各国都实行一整套检疫淘汰和培育新生羔的控制措施来扑灭本病。尽管这种控制计划费时、费力和费钱,但能在5~10a内扑灭本病,是目前唯一可选择的方案。

实行全国性OPP控制计划的国家为数不多,这一计划的要点是反复进行血清学检查与淘汰阳性羊及其后代。其先决条件是:(1)要有一种敏感、可信、高效率和易行的血清学检查技术,在不同的实验室产生类似的结果,但迄今所应用的技术都有优缺点,需要有专长的检疫人员才能获得明确的结果,包括荷兰研究者推荐的用抗主要核心抗原(P25)的单克隆抗体的复合捕获封闭ELISA的免疫斑点技术。也许聚合酶链反应PCR能增扩OPP病毒的前病毒DNA,将为本病的诊断带来希望。(2)要有疾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感染率)的普查资料。(3)绵羊生产结构及养羊业的类型。在集约化绵羊业较发达的国家,绵羊生产结构通常分为育种羊群、生产母羊群和育肥羔羊群,控制计划的重点是针对前二者,因为在发达国家上市的是育肥羔羊,其价格并不因携带OPP病毒而受影响。以裘皮生产和以羊毛生产为主的养羊地区,也要根据绵羊生产结构制定控制计划。(4)宣布OPP为法定病,羊农场主自愿参加控制计划并服从各项法规,所需费用由畜主承担或国家给予补助,但对淘汰的阳性羊,及其后代不予补助。(5)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协作对顺利实施控制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羊群的控制计划有:(1)隔离培育禁食初乳的新羔羊。当无OPP病毒的羊群达到足够数量时,即可将感染羊群全部淘汰。这种净化计划适用于感染率高又有重要遗传物质的种羊群,但对商品羊群不合算。采用不太严格的方法隔离培育健羔,如德国把出生两天后亦即已食初乳的羔羊隔离培育,也可显著降低感染率;美国在羔羊出生后不饲初乳,但不禁止羔羊接触产褥与被母羊舔,同样培育出无OPP病毒的羊群。羔羊从6月龄起每隔6个月反复进行血清学检查,就是出现阳性者,数量通常也很少,不能认为是本法的失败,应尽快清除阳性羊以限制水平传播的机会,通常经2~3个产羔季节的培育,就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羔羊来置换母本羊群。(2)反复进行血清学检查并淘汰阳性羊及其后代。此法通常适用感染率低(<30%)的羊群,如羊群感染率高,无异于全群淘汰。畜主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此计划,并承担检查费用。淘汰的阳性羊及其后代屠宰后出售。所有的羊都要有永久性标号,每次采血时都要更换采血针头。在采集与运送血清样品至实验室的过程中,样品不能彼此混杂,编号不能错乱。各国所采用的血清学试验均有特异、高效率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如美国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琼扩)试验,但要求阳性对照血清能与琼扩抗原形成两条沉淀线。荷兰应用间接ELISA,每批抗原的质量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根据荷兰的经验,其具体步骤如下:羊群中1岁以上的绵羊都要进行血清学检查,然后每半年1次,连续2次,历时1a,称为鉴定前检查。检查出的阳性羊及其所有后代都要淘汰,淘汰后6个月才能进行第2次检查。第2次检查后12个月(即第2年末)再检查1次,称为鉴定后检查。一般经3次(第2年末)或半年1次共5次检查,血清阳性率可下降至零。如果只淘汰阳性羊及其当年的羔羊,则阳性率下降的速度变慢,要经半年1次共7次检查(第3年末)血清阳性率才能下降至零。在鉴定后检查时发现有阳性羊时,则此羊群要重新通过2次鉴定前检查。如果通过鉴定后检查,隔2年再复查1次,如发现有阳性羊,淘汰阳性羊及其后代后6个月再检查1次,此羊群即被净化。已净化的羊群不得与感染羊群接触,公羊也必须通过鉴定证明无OPP病毒。如羊群的感染率高,可将阳性羊及其后代组成阳性羊群,与阴性羊群分开管理,互不接触,直到阴性羊有足够数量时,才将阳性羊群全部屠宰。初步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感染的早期,病毒不易传染给羔羊,故感染的初产母羊的羔羊比感染的老母羊的羔羊感染率低。将初产母羊的羔羊在断奶后分成另一群,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也易于获得净化的羊群。

荷兰的羊群控制计划是4年完成,包括鉴定前血清学检查2次(6个月1次共1a)、鉴定后检查1次(1a)和复查1次(2a)。鉴于自然感染时的血清学转阳十分缓慢,一般在3岁前多能转阳,所以4a期的控制计划仍不能完全保证从羊群中清除病毒,但此后羊群内出现阳性反应者是极少的(总阳性率接近零),而且很容易从羊群中清除。

(新疆八一农学院邓普辉、简子健、刘君明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