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棉蚜
释义

【棉蚜】
 

拼译:cotton aphid
 

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亚热带、热带和寒带的部分地区,其中中国长江流域至东北平原的南部、新疆和中亚地区是棉蚜常年发生和为害的地域,尤以中国黄河流域棉区受害最重。棉蚜是以为害棉花、瓜类为主取食数百种植物的多食性害虫,亦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从而造成棉花、瓜类等作物巨大的经济损失。棉蚜作为典型的r对策昆虫,具有多种生物型的特点及其在食物链关系中的特殊生态学地位,因而研究棉蚜的生物学、生态学、防治学乃至以棉蚜为材料研究生物进化等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854年,一份美洲文献首次记载棉蚜是一种大约1mm的昆虫。1877年,Glover为棉蚜定名;1927年,H.J.Reinhard报道了亲代、营养、温度及群集对棉蚜生翅的影响。C.H.Batchelder(1927)报道了棉蚜的变异,R.E.Wcll(1933)研究了棉蚜体色的变化。中国首先由曾省和陶家驹(1933)报道了棉蚜的发生、为害及其寄主植物的研究结果。1948年,朱弘复观察了棉蚜生活史,此后组织张广学等人对棉蚜开展系统的研究,1954年发表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制约棉蚜田间增殖的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温湿系数为3。其间,张彤文等(1952)和尹振华等(1954)报道了山东省的和河北省的棉蚜发生规律。20世纪50年代傅胜发等提出用棉油乳剂防治棉蚜,此后用666防治,直到1953年由齐兆生等人介绍引进1605和1059杀虫剂,防效极佳;此后,多种有机磷杀虫剂相继问世,化学农药成为控制棉蚜为害的最重要的手段。

据张广学等人的研究资料,棉蚜有9种基本型体:卵、干母、干雌、迁移蚜、侨蚜、产雌雌蚜、产雄雌蚜、雌性蚜和雄性蚜;并进一步发现,棉蚜处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取食不同寄主后,其形态、体色、繁殖方式和生活周期都有明显差别,可产生多种生物型,从而认为棉蚜可能是个复合种群,进而把生活在暖温带的,全年在第1寄主和第2寄主上周而复始地回迁并经过一次有性生殖阶段生活方式的称为异寄主全周期型棉蚜种群;把生活在亚热带、热带或温室中,全年营孤雌生殖的称为同寄主不全周期型棉蚜。稻泉三丸(1980)在世界范围内调查后指出,以卵越冬的棉蚜主要在11月份平均温度低于7℃的地区;以卵和胎生雌蚜越冬的主要在11月份平均气温为7~13℃的地区;以胎生雌蚜越冬的主要在11月份平均气温为14℃以上的地区;并根据查阅文献记载的棉蚜寄主有912种,隶属16个科,日本本土有110种,隶属43科。张广学在中国记载的寄主有75个科、285种。第1寄主(越冬寄主)主要有花椒、鼠李、石榴、木槿等,第2寄主(侨居寄主)为锦葵科、葫芦科、豆科、马鞭草科和菊科的多种植物。

随着农药的大量使有,棉蚜的抗药性首先在中国表现出来。龚坤元等(1964)首先用微量毛细管点滴器测定证实河北省晋县棉蚜对1059的抗性。孙芸芹等(1987)进一步研究了棉蚜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生化机理,认为在体内条件下,多功能氧化酶与抗性有关,但在离体条件下,有内源抑制剂存在,α-乙酸萘酯酶和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活动增强,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敏感性降低是造成棉蚜对有机磷产生抗性的原因。慕立义等(1986)报道了中国棉蚜对菊酯农药及呋喃丹的抗性情况。韩召军等(1987)的试验资料证明,在棉蚜无性生殖期诱导抗性可经母体遗传给子代,棉花喷药后对迁入的棉蚜也具有同样的选择作用和诱导作用,选择作用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推测连续使用溴氰菊酯的诱导作用是棉蚜抗性迅速增强的重要原因。谭维嘉等(1989)探讨了棉蚜对菊酯类农药敏感性机理,认为棉蚜体内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变化可能与棉蚜代谢菊酯农药有关,而棉蚜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对菊酯抗性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日本人西力东(1989~1990)测定了采自不同寄主植物的39个棉蚜品系对敌敌畏和马拉硫磷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抗性水平除与用药次数有关外,亦与生活在不同寄主上的棉蚜生物型有关。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花前期害虫,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伏蚜”的猖獗发生,使防治更为棘手。1975~1976年,河南新乡连续报道当地“伏蚜”的田间消长规律,认为伏蚜对棉田小气候温湿度的适应范围很宽,棉蚜增殖的限制因子被突破。此后,潘启明等(1986)通过罩笼试验,认为棉蚜最适繁殖温度为17~24℃。李本珍等(1986)通过室内恒温测定,认为适宜温度为15℃及20℃,在25℃及30℃下死亡率明显增高。其结论不一,在于3家的观察统计方法不同。谢贤元等(1987)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棉蚜种群变动情况,得到另外的结论。汪世泽等(1983)通过变更培养温度证明,以小型黄色为主要特征的伏蚜与绿色的苗蚜可以互变,二者的心室搏动频率、取食部位、聚集特征及适生温区有差别,从而提出棉蚜的“季节生物型”概念,试验温度大于27℃时绿色消退,黄色棉蚜占优势。赵惠燕等(1989)以规定时间的指数增长率为指标,探讨棉蚜体色变化的遗传学规律,认为由基因决定的黄色小型“伏蚜”在低温条件下不易表达,20.65℃是黄、绿型转变的拐点温度。原国辉(1990)用染色体分析技术研究棉蚜种群组成,认为河南省棉蚜由正常核型(NK)和两种易位核型(T1-2、T1-3)复合而成,各型比例随时间而变化,NK是越冬寄主花椒和棉苗期的优势种,T1-2为蕾铃期优势种,T-2少见。

棉蚜对棉花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于80年代进行了较多工作。张根桥等(1982)、张永孝等(1982)首先报道了上海和江苏苗期棉蚜为害损失的研究结果。高宗仁等(1987、1989)研究了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棉蚜的耐性及受蚜害后的产量和品质损失,分别制定了出苗至3片真叶期、4~6叶期和成株期的防治指标,应用于河南省大面积的棉花生产。此后,文绍贵、谢宝瑜等也就中国华北棉区分别各自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棉蚜防治指标的研究。尽管各自研究方法有别,结果不尽一致,但都把原有防治指标大幅度拓宽。

中国棉花植株抗蚜性研究有待加强,除已进行的棉花品种资源抗蚜鉴定外,方昌源等(1990)、刘旭明等(1990)分别研究了棉花叶绒毛及棉株单宁含量与抗棉蚜性能的关系;顾恒琴(1991)曾以多毛品种(2000~6000根/cm2)82-1779、辽阳多毛、无毒多毛和少毛品种(428根/cm2)辽棉7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毛品种出苗早而快,较少毛品种感蚜早,4叶后随着茸毛增多、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抗蚜性。

中国棉蚜化学农药防治自50年代前期开始,主要使用666、1605、3911、乐果、敌敌畏等;70年代中期又增加氧化乐果、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和呋喃丹;80年代又增加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涕灭威等品种。由于棉蚜抗药性不断增强、杀伤天敌及污染环境等问题,1975年的各产棉区先后开始综合防治棉蚜的研究。初期以助迁瓢虫控制棉花苗期蚜虫主,辅之以农药,此后采用隐蔽施用或局部点涂内吸性杀虫剂,减少杀伤天敌以及通过在棉田或其周围播种油菜、玉米、高粱或胡卢巴等措施,招引、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赵季秋等(1982)、张广学等(1990)先后在辽宁早熟棉区组建棉蚜综合防治体系和自控棉田生态系,有效地控制了棉蚜为害。

把棉蚜与其它棉虫、有益生物视为一体,纳入包括棉花及其周围作物一起的整体农业生态系,采取以生态调控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合理用药、优良品种及健株栽培等措施组建的综合治理体系已取得初步进展。

棉蚜分布广泛,寄主众多,产生多种生物型,各生物型的生物学的、生态学的特性及其内在遗传学规律、生化机理等,还有许多内容可供研究。深入研究棉蚜各生物型的形成,有助于探讨包括物种演替,生物进化等学科的奥秘。针对一些棉花、瓜类产区蚜害猖獗发生,化学农药防治棉蚜所导致的抗药性发展和恶化生态环境的后果,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对策,应用农田生态调控系统、综合治理棉蚜的应用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卓有成效的治理仅局限在较小范围内,因而人类同棉蚜的斗争还将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 朱弘发,张广学.昆虫学报,1954,(3):195~211

2 稻泉三丸.宇都宫大学农学部,学术报告特辑,1980,第37号

3 龚坤元,等.昆虫学报,1964,13(1):1~9

4 西东力.应动昆,1989,33:204~210

5 西东力.ヮタアブテムシ,Aphid gossypii Gloverの药剂抵抗Ⅱ性寄主植物にょるエステヲ一ぜ活动の变动.应动昆,1990,34:37~41

6 新乡县七里营公社5786农大.昆虫学报,1976,19(4):417~424

7 谢贤元,等.植物保持学报,1987,14(3):151~156

8 高宗仁,等.华北农学报,1989,4(3):60~66

9 陈其瑛,李典漠,曹赤阳,主编.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0

10 张广学,等.植物保护学报,1990,17(1):1~4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高宗仁副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