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无后坐炮 |
释义 | 【无后坐炮】 拼译:rocoilless gun 是利用无后坐原理消除火炮后坐的一种火炮。无后坐的原理,就是在炮尾设置一个带喷孔的喷管零件,当火炮发射时,利用火药燃气从喷孔高速喷出产生的反作用来消除炮身后坐。基于无后坐炮特殊的发射原理,不需配装通常火炮所必须的反后坐装置和炮架,因此结构大为简化,操作使用方便,重量轻,中小口径无后坐炮仅10~20kg左右,借助轻便的脚架便可射击。它的外形体积较小,适应力强,弹道比较低伸,适于山地和复杂地形使用,也可直接伴随步兵作战。由于无后坐炮射击时火药燃气由炮尾后方喷出,存在如初速低、射程近、火药能量利用率低以及有较大炮尾焰区等缺陷。因此,提高无后坐炮的性能,改进无后坐技术。 为实现无后坐原理,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曾提出过“双头炮”的设想,即将两门相同的火炮炮尾顶着炮尾,向相反的方向同时射击,两门炮产生的后坐力可以相互抵消。这一大胆设想表明,发射炮弹产生的后坐力,可以用同时向后抛射另一枚平衡弹来抵消,这实际上成了最早的无后坐原理。1914年,美国戴维斯把达·芬奇的“双头炮”改为两枚尾接尾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中发射,朝后发射的粘结成的假弹丸在发射后破碎,并散落在火炮后部,这就是戴维斯原理(又称平衡弹原理),按此原理制造的炮称之为“戴维斯”火炮。继而去掉后半截炮管,在炮尾部位改装喷管,发射时,火药燃气从喷孔喷出来抵消后坐力,这种无后坐原理称之为带喷孔的气动平衡原理。经过逐次改进,无后坐原理日臻完善,使之接近现代无后坐原理。无后坐炮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战场上出现了早期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极需要一种既能打击装甲车辆,而本身又十分轻便,且有较高机动性的武器。利用无后坐原理的无后坐炮正好适应这种要求。因此,3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俄国相继研制成功各种型号的无后坐炮,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较普遍的应用。例如德国在北非战场上使用了75mm和105mm无后坐炮;美国在琉璜岛战役中使用了57mm、75mm、105mm,无后坐炮;俄国则发展了82mm、107mm无后坐炮。这些在当时都成为主要的反坦克武器。战后,无后坐炮的品种和类型进一步增多,50~60年代主要发展的是所谓“纯”无后坐炮,即传统气动力原理的无后坐炮。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M6790mm轻型无后坐炮、M40105mm无后坐炮;英国翁巴特120mm无后坐炮;瑞典博福斯90mm无后坐炮。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传统的无后坐炮的结构原理发生变化,开始向发射带火箭发动机的炮弹发展,即无后坐炮与火箭弹相结合的发射原理。新结构原理的无后坐炮进一步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射程,增大了火炮作战使用的灵活性。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火炮有原苏联ПГ-9式73mm无后坐炮,意大利的弗尔格里80mm无后坐炮,瑞典的卡尔·古斯太夫84mm无后坐炮以及法国的ACI/APX式80mm无后坐炮。此后无后坐炮主要向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其外形和作用很难与反坦克火箭筒区分。这些武器统称为轻型无后坐武器。无后坐炮研究的中心意题是提高其性能。作为反坦克武器,首先要提高威力,能击穿装甲。由于无后坐炮射击时气体流出,不可能获得大的初速,企图利用弹丸动能击穿装甲是十分困难的。空心装药破甲弹不依赖弹丸的速度,而取决于弹丸战斗部的聚能效应,其性能能击穿当时的均质装甲。无后坐炮与破甲弹相结合,使之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射程是另一个重要性能。反坦克武器的直射距离也与初速成正比,初速低则射程近。单纯依靠无后坐炮本身的初速,直射距离为300~500m。如果在无后坐炮使用的炮弹上设置火箭发动机,弹丸在火炮给予的速度的基础上又由火箭发动机增速,利用火箭增速原理提高弹丸速度,从而也就提高了直射距离。70年代后,无后坐炮广泛使用增程技术。作为反坦克武器的无后坐炮,要求具有首发命中的性能。实现此要求,通常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火炮系统的密集度,二是应有一套完善的自动化射击瞄准系统。提高无后坐炮射击精度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仍然是无后坐炮研究的技术难点。尽管无后坐炮重量比较轻,但仍然存在机动性问题,而上车或自行化是提高无后坐炮机动性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大口径无后坐炮已逐步进行了改善,中小口径炮则仍以减轻重量为主,其主要措施是简化结构、采用高强度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面对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一种独立的火炮门类,无后坐炮将继续发展,并使大量装备的无后坐炮继续发挥其作用和延长其服役年限。近年来,各国对无后坐炮进行改进的方向仍然是以提高性能为主,在提高性能的基础上研制新产品。其热点是:研究新的无后坐原理,目的是更加突出其固有特性,减弱其消极缺陷。气动原理的无后坐炮后喷的气体(含同时喷出的装药元件),既威胁人身和器材的安全,又是重要的噪声源和红外辐射源。由于火炮本身的暴露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危害,使这些轻型无后坐武器不能在城市巷战中对付装甲车辆。为此,国内外正致力于新的无后坐原理的研究,例如三微(微光、微冲击波、微噪声)技术、“弓弩”原理、“戴维斯”原理等等。在采用高新技术以提高射击精度和夜战能力方面,有些国家为现役无后坐炮配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机和微光夜视装置,使火炮对10km以内目标的命中概率提高2~3倍,对1~15km距离目标的命中概率提高3~4倍。此外,由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性能日益改善,破甲弹原有水平已远远不能击穿现代装甲,为此,国内外研空采用新的结构原理,发展新型弹药以提高武器威力,在最佳炸高时对均质钢板的破甲厚板达700~800mm,比普通破甲弹的威力提高约1倍。国内外还研制新原理的复合弹以对付屏蔽装甲和主动装甲。【参考文献】:1 黄庆和,徐文籼,等译,无坐力武器设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102 世界火炮手册编辑部.世界火炮手册.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1.791~8333 吴承镒.无后坐炮设计.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南京理工大学吴承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