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小麦类病毒病 |
释义 | 【小麦类病毒病】 拼译:wheat virus diseases 麦类作物病毒病约有57种。在中国,小麦主要有小麦黄矮病(国际上叫大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小麦红矮病、小麦黄叶病、小麦线条花叶病和土传麦类病毒病等。小麦红矮病是中国研究与防治最早的麦类病毒病害,小麦黄矮病是流行最广、危害较大的病毒病。 小麦的主要病毒病按其传播方式可分两类:一类是虫传病毒病类,这是中国小麦病毒病中的主要部分,多发生在干旱的西北和华北麦区,因为媒介昆虫都是旱生性的;另一类是土传病毒病类,实际上是真菌传病毒病,已报道的有4种,多发生在中国中南部的较低湿地区。最早的研究工作是寻找防治方法开始的,如用抗耐病品种防治小麦红矮病和土传病毒病均收到了长期控制的效果;调整作物布局,避免糜麦相遇,有效地防治了小麦线条花叶病;在甘肃河西走廊冬、春麦混种地区不种冬麦,控制了小麦黄矮病的发生;在河北省由小麦套种改为平作,也解决了丛矮病的发生等。进入70年代后,对小麦病毒本身的物理的及化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得以了解其结构和属性,以后又以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手段研究生物学中一些重大问题。小麦红矮病发生的历史已久。其症状是小麦返青后开始死亡,经研究证明,其原因是叶跳蝉传播的病毒病为害。小麦线条花叶病主要发生在秋季盛刮西北风的甘肃、陕西、山西的高原地区,均发生在糜子地的东南方,因此叫“糜疯麦”,经检查证明,它是螨传线条花叶病。小麦黄矮病是1960年首次在中国发现的,当时陕西关中地区小麦普遍发黄,一般人认为是干旱或缺肥的缘故。直到1964年证明蚜虫能传播后始确定为小麦黄矮病。小麦黄叶病是1980年发现的。其实此病发生的历史已久,在陕西关中地区叫“雨锈”病,在甘肃平凉地区叫“红穗子”病。因两病都是蚜虫传播的,以前未区分开来,它与黄矮病的区别是病叶从尖部一直黄到叶鞘基部,叶质柔软,并且症状主要表现在穗子上,矮化不明显。虫传病毒病的寄主植物很广,如小麦黄矮病毒可侵染100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国内已明确的有14种,病毒粒体为28~32nm的正二十面体。小麦黄叶病毒可侵染17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病毒粒体10nm×1600~1800nm,长线条状。小麦丛矮病毒可侵染62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病毒粒体为54nm×320~400nm的弹状。小麦红矮病毒可侵染23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粒体为16×100~1200nm的线状。小麦线条花叶病毒可侵染12属、20余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粒体为15~18nm×640~900nm的线条状。汁液可摩擦接种,并具有风火轮状内含体。有众多的虫源毒源植物,对虫传病毒完成其周年循环和流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丛矮病的研究中,用灰飞虱吐液作切片,观察到粒体稍小(28~32nm×210~250nm)的、无外膜的弹状粒体。在小麦黄矮病的研究中,用提纯了的病毒通过薄膜饲毒,证明仍有侵染性。土传麦类病毒病的寄主植物都很窄,如土传小麦花叶病病毒只侵染小麦、大麦、黑麦、玉米、轮生狗尾草和早熟禾等。山东崂山的标样粒体的直径为18~20nm,有长(250nm)、短(125nm)两种,刚棒状。小麦黄色花叶病毒只侵染小麦。山东荣成的标样,直径13nm,也有长(350~650nm)、短(100~300nm)两种,线状。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只侵染小麦,浙江的标样粒体线状,13nm×1700~1900nm,有的长达3000nm。四川的标样13×150~2000nm,最长4500nm。据周广和等研究,两者在血清学和外壳蛋白分子量上都有关和相同,因此认为是一种。大麦黄花叶病病毒只侵染大麦,不侵染小麦,粒体为6~7nm×300~600nm。小麦红矮病毒的传毒介体是条沙叶蝉、黄斑角顶叶蝉和角顶叶蝉,但以条沙叶蝉的数量最大和传毒能力最强,是主要的介体昆虫,属永久性终生带毒,且能通过卵传给后代。小麦丛矮病毒的传毒介体是灰飞虱,属持久性终生带毒,但不通过卵传。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的传毒介体,在美国为郁金香螨。陕西的标本经复旦大学忻介六鉴定,共有两种:一种为黍瘿螨,另一种是拟郁金香螨,都是新种,属半持久性传毒。可以传播小麦黄矮病的蚜虫有18种,国内已发现的有5种,它们是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玉米蚜和麦二叉蚜,其中以麦二叉蚜最为重要。属持久性传毒,亦不卵传。美国和加拿大根据不同麦蚜传毒能力有明显差异,区分为5个株系:禾缢管蚜专化性株系(RPV);麦长管蚜专化性株系(MAV);玉米蚜专化性株系(RMV);麦二叉蚜专化性株系(SGV);禾缢管蚜和长管蚜非专化性株系(PAV)。我国至少有4种,即GPV、GAV、PAGV和RMY,血清学测定表明GPV为中国新株系,GAV、PAGV与美国MAV、PAV等株系相关。RMV与美国的相似。小麦黄叶病毒可由禾缢管蚜、二叉蚜、麦无网蚜、麦长管蚜及玉米蚜传播,属半持久性传毒。小麦黄矮病和黄叶病均能快速地测定单蚜带毒与否。麦类土传病毒都是通过禾谷多粘菌传播的,均能形成内含体。此外,人工摩擦接种也能侵染。目前电子显微镜本身已朝向高分辨力、立体微细影像及彩色荧光显示等方向发展,低温冷冻电镜样台及组织切片自动包埋机等也已问世,在病毒血清学技术方面已开始应用灵敏度高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有数字显示与记载。在日本除采用过滤纸吸附抗血清的圆干片法及抗血清快速诊断箱外,1984年又发表了点免疫连接测定法,可定性和定量。单克隆抗体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研究方法,其专一性更强。麦类作物病毒病的研究一直把防治作为重点,最成功的方法是利用抗、耐病品种。植病工作者多从植物病毒病理学角度划分株系,而育种工作者则从植物抗病毒基因组角度划分植物病毒株系,以便于杂交育种。中国在这方面开始的较早,如利用天蓝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已获得中字系统的后代高抗小麦黄矮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证明病株含毒量很低,如何进一步利用正在研究中。将原生质体融合的外源抗性基因导入小麦原生质体内,再培养成苗也是一个途径。此外,由于已发现小麦黄矮病毒有卫星RNA,有人尝试利用小麦黄矮病毒上的卫星RNA建立抗小麦黄矮病毒的基因工程植株。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如能成功,可望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小麦黄矮病防治问题。从病毒学的发展历史看,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最先是在植物病毒领域里取得的,随着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及植物病毒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植物病毒学的研究手段朝横向结合,并向纵深发展,麦类病毒病的研究工作必将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参考文献】:1 刘汉文,孙智泰,等.西北农业科学,1958,(2):108~1172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336~3533 田波,等.微生物学报,1981,20(3):289~2954 王树权,刘汉文,等.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81,(4):71~765 罗瑞梧,等.山东农业科学,1982,(4):6~116 周广和,成卓敏,张向才,等.麦类病毒病及其防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 关韫瑞,井上忠男,等.山西小麦通讯,1986,(2):12~218 张泰风,朱象三.病毒学杂志,1988,(1):93~979 Zhang Q F,Guan W N,Ren Z Y,et al.Plant Disease,1983,67(8):895~89910 Guan He-zhou,Zhuo Min-cheng,You Ting-qian,et al.Plant Disease,1984,68(8):710~713(陕西省植物保护所刘汉文研究员撰;王树权审)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