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企业系统工程 |
释义 | 【企业系统工程】 拼译:industrial systems engineering 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企业系统是由人、资金、设备、原材料、任务和信息等6个要素所组成,并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制约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规律的制约,一类是技术条件的制约。在这两类制约条件下求得企业系统总体最优是企业系统工程的核心问题。企业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工业企业管理方法最优化、管理工具现代化和管理结构合理化。 企业系统工程是在经过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等发展阶段而逐步形成的。早在19世纪末,工业生产逐步从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到社会化生产方式,从而使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逐渐成为一项专职的工作。传统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最初阶段,其特点是一切按照管理者的经验办事。企业管理从20世纪初才开始成为一门科学。1911年美国泰勒(F.W.Taylor)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并提出了泰勒制,从此企业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泰勒制规定了在一定的设备条件和工作环境下工人合理操作的顺序和方法(即动作研究),以及每一操作工序所消耗的时间标准(即时间研究)。泰勒还研究了劳动者和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计件工资制度和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等问题。1913年美国福特(H.Ford)提出按传送带速度组织生产,在他创办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车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生产线。1916年法国法约尔(H.Fayo1)提出经营管理理论,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分成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等6个方面。1920年德国韦伯(M.Weber)提出组织机构论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当时都起到加强生产现场组织和管理的作用,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都未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总体最优的问题。50年代末,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扩大,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已超越省界国界的限制,因此能否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和决策是否科学、准确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要求企业不断生产新的工业产品来满足多样化的需要。(3)工业产品朝大型化(如化工、炼油、冶金等设备)和微型化(如电子产品、集成电路等)、精密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增加了产品本身和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求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管理水平,要求企业综合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来解决工业产品开发和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讲究经济效果,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多的效益。为了满足以上要求,促使企业内部的分工愈来愈细,而对相互配合和协调的要求则愈来愈高。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愈来愈多,这就需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作出果断的决策。企业管理开始过渡到系统管理的新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运筹学、质量管理和工业工程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加上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的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40年代中期L.V.贝塔朗菲所提出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被引进管理领域,工业企业从50年代开始重视系统管理。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雷斯特(J.W.Forrester)提出工业动力学理论后,出现了不少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它们基本上属于两大类型。一类是管理科学学派,它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角度研究管理,认为管理是一门技术,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管理程序、数学模型和优化技术等加以解决,并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以适应快速决策和实时控制的需要。另一类是行为管理学派,它从生产关系和行为科学等角度,也就是从如何对待人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重视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人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要有创造性,设法使人的行为符合生产的要求。现代工业企业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最优化问题,不同类型的最优化问题还可以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法来解决,如下表所示。工业企业管理最优化类型、内容和方法一览表 管理工具现代化是企业系统工程的又一主要内容。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等辅助管理,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在工业企业中,计算机辅助管理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处理事务管理、业绩统计中的大量数据,如计算工资、统计报表、库存管理等;(2)系统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3)编制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度等。(4)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和决策分析,如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5)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等;(6)计算机和现代通讯装备相结合组成计算机网络,能做到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以形成工业企业完整的自动化管理体系。早在40年代,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问世,很快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系统管理理论,在60年代前后最为盛行,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逊(A.Johnson)和卡斯特(F.E.Kast)等。系统管理理论着重对工业企业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它是由许多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所构成。而企业管理结构也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管理结构的合理化是保证企业合理分工、协调配合、提高效率、降低费用的关键所在。企业管理结构一般采用递阶控制形式,“递阶”表示层次、等级的意思,即把要控制的企业系统分成若干层次或等级的决策单元,其特点是下级决策单元只接受上级决策单元的命令或指示,上级不逾越下级而直接介入被控系统。递阶控制结构一般由多层控制结构和多级控制结构来实现。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增长,企业系统面临生产社会化、需求多样化、产品复杂化、技术综合化和管理最优化的问题,企业经营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导致对企业的管理的要求更高,为此,近年来在管理方法上着重对预测和决策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的应变能力;在管理工具上加速研制和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并推广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同时,还注重研究和设计既能保证企业系统总体最优,又能充分发挥各子系统职、责、利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参考文献】:1 Sage A P.Systems Engineering: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IEEE Press,19772 钱学森,等著.论系统工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 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19914 汪应洛主编.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西安交通大学陶谦坎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