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微生物降解洗涤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
释义 | 【微生物降解洗涤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兼具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大分子物质。它倾向于聚集气、水或油、水界面上,能降低表面张力,促进乳化作用,所以,被广泛地用作清洁剂、洗涤剂等。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大量生产合成洗涤剂。中国普遍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其分子式为:CH3(CH2)9CHCH3SO3·Na2随着LAS型洗涤剂的用量和范围的扩大,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其毒理和污染方面的效应。 进入自然界中的LAS,除作为一种有机物质,发生氧化而使水体COD、BOD升高外,在浓度低至1.0ppm时还可产生泡沫,阻碍水体和大气间的氧气交流。LAS与水中蛋白类物质结合,可提高发泡度,能乳化其它污染物,增大污染物的有效浓度,造成间接污染。许多国家都已将治理LAS污染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项目,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中国目前开展的工作不多,而LAS产量却在不断上升。据对北京、天津污水中LAS含量的监测,已超过WHO规定的安全标准3~10倍,迫切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在已进行的治理研究中,微生物法降解,显示了物化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成为LAS污染治理的最佳选择。由于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一般浓度较低的LAS废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高浓度的LAS废水进入土壤后,则会成为严重的压抑因子,引起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紊乱,以致影响土壤正常的理化功能。当>100mg/L的高浓度的LAS废水未经处理流入土壤后,土壤中细菌、真菌属数明显减少,种的多样性明显下降。但是,细菌个体的总数上升,真菌个体的总数下降。这是由于真菌抵抗LAS毒性和利用LAS的能力,均较细菌为低。利用LAS能力强的属,如细菌邻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和沙雷铁氏菌属及真菌青霉属,镰刀菌属和头孢霉属,能将LAS作为碳源利用,故迅速上升为优势属;而抗LAS能力低的属,如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各属,真菌曲霉属,拟青霉属和茎点霉属等,则迅速减少,乃至消失。目前,国内外利用土壤自净作用处理LAS废水的,已有不少报道。国内外利用微生物法处理含LAS废水,大多数仅仅是直接驯化自然污泥用于降解反应。通过人工筛选高效菌株,作为降解LAS的优势菌种,再和污泥混合,接种于生化构筑物的方法,尚未见之报道。张蔚文等从受LAS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3株高效降解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邻单胞菌属和黄单胞菌属。经6d培养,其利用LAS均可达90%以上,其中黄单胞菌90-4号菌株降解力最强,3d即可去除96%的LAS。T.M.Cook曾推测混菌培养,降解LAS可能会更有效,这一推论,在A.Beaμbieu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对于LAS这样的复杂芳环类化合物,要将之转化成为生物体可利用形式,需要广泛的酶类,尤其是和开环有关的酶类参与。但是,一种菌体内存在全部酶且活性又高的机率不大。因此LAS往往会对单株菌呈抗性,却可以很容易地为-组菌所降解。这种混菌协同作用,确实存在。邻单胞菌90-1号和90-3号菌株混菌,邻单胞菌90-3号菌株和黄单胞菌90-4号混菌,降解LAS的能力确有上升。但是,并非任何高效菌的混合均可产生协同,互相抑制也明显存在。邻单胞菌90-1号和黄单胞菌90-4号菌株混菌,降解LAS效率就低于黄单胞菌90-4号菌株单独作用。因此,要想更有效地利用这种混菌协同作用,尚需深入了解菌株间协同或抑制机制。关于微生物降解LAS的机理,据报道,在恶臭假单胞菌中发现LAS降解性质粒。该质粒能编码合成一些和LAS降解有关的酶类,如脱磺基酶和芳环破裂酶。为进一步研究质粒和LAS降解的关系,我们对具有降解LAS能力的11属21株细菌进行了质粒电泳检测。结果发现,除葡萄球菌属外,在假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埃希氏菌属,棒状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黄杆菌属,奈瑟氏球菌属和沙雷铁氏菌属等10个属中,均发现有LAS降解质粒。这一发现,为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降解机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高效降解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应用价值。细菌降解LAS有明显的迟滞期。邻单胞菌,90-1菌株,约在1~6h后才进入对数增长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酶的合成。属于诱导酶类。促使苯环解开的几个关键酶,在降解LAS的过程中,明显受激发,为迅速获得大量高降解活力的细胞,张蔚文等研究了邻单胞90-1菌株降解酶的诱导生成条件。采用多因子正方法,确定降解酶活产生的最佳条件如下:培养时间,16h;温度,30℃;H+浓度10-8mol/L;酶母膏浓度,0.08%;LAS诱导浓度,10mg/L;通气状态,在250ml三角瓶中装诱导液75ml,未经诱发的细菌酶活单位为8.0,诱导后可达到19.2,提高了1.4倍,有显著诱导效果。其它碳源的存在,对LAS降解酶的生成有抑制。这属于一种分解阻遏作用,无论是在生活污水或是洗涤剂生产废水中,LAS总会和一定浓度的磷酸盐相伴存在,含量一般为LAS的1~3倍。三聚磷酸盐对LAS降解酶活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知,较低浓度的三聚磷酸钠,对LAS降解酶诱导无明显影响;浓度高时,则会抑制酶的生成。因此,对于含三聚磷酸钠浓度低的LAS废水,可采用一步法同时处理;而对于三聚磷酸钠含量高的废水,则应采用两步生化法处理,即将LAS和磷酸盐的处理分开。这样,才可得到较理想的LAS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微量检压技术,测定诱导前后细胞以LAS为唯一碳源生长时的耗氧量,发现经诱导后细胞耗氧量的上升,十分迅速,可高于未诱导者2~3倍。表1 磷酸盐对酶生成的影响 表2 不同固定方法对细胞降解力和忍耐力的影响 (云南大学张蔚文、张灼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