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玉米铁甲虫
释义

【玉米铁甲虫】
 

拼译:com spined beetle
 

学名Dactylispa setifera(Chapuis)。它属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在国外,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马鲁古群岛;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及海南等省(区)。

玉米铁甲虫在广西、贵州一年发生1~2代,主要发生为害世代为第1代。以幼虫为害玉米叶片,受害叶片呈花衣状,严重时整株玉米叶枯白,是广西西南部地区和贵州的南盘江一带玉米产区春玉米生产的一大严重障碍。第2代发生量极少,对晚玉米危害不大。

该虫主要以第1代成虫渡夏越冬。越冬场所以甘蔗地及石山坡、山边的禾本科杂草丛为主,少数在蔗地边、水沟边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虫当冬季气温达16℃以上时仍可活动取食甚至交尾。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逐步迁入玉米地为害,4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第1代卵发生盛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幼虫盛发期,5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田间第2代的发生期约在8月中旬至下旬开始,此时正值晚玉米植株高度12~20cm左右,即有部分成虫迁移至晚玉米上繁殖第2代,但数量不多,不造成严重危害。成虫取食和产卵对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可取食玉米、甘蔗、高粱、水稻、罗氏草、棕叶芦、白茅、竹类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取食趋向性以玉米为最大,次为罗氏草、两耳草和甘蔗。主要取食叶片的叶肉,残留表皮,呈长白条的为害状。成虫主要趋向玉米叶片上产卵,亦可在甘蔗、高粱、粟、小麦、红稗、罗氏草和两耳草等叶片上产卵。目前尚未发现成虫在禾本科以外的植物上取食和产卵。除玉米外,该虫尚可在罗氏草、两耳草上完成整个生活史。

成虫具假死性,清晨、傍晚或成虫交尾时行动迟缓,稍有惊动即假死跌落。中午气温升高时,则极活跃,不易捕捉。第1代成虫羽化后9d即可交配,第13d即可产卵。成虫一生交配多次,每次交配长达4.56h,交配时间多在上午8h至下午15h,晴天交配多于阴雨天。成虫性比为:越冬期间雌∶雄为1.0256∶1,越冬后为1.124∶1。成虫喜产卵于幼嫩的心叶叶面上,卵散产,卵粒表面覆有成虫分泌的黄色胶状物。每雌产卵量为163~321粒,最高可达751粒。产卵期一般是38~41d,最长达92d。成虫于每日11h至17h产卵较多,占68.6%。成虫的飞翔力较强,在21~23.8℃下,一般可持续飞行11.7min,最长可达20.6min。张永强等(1990)认为,该虫可以通过短距离迁移逐步向分布区外扩展为害。越冬成虫的耐饥力强,干、湿处理的致死中期分别为34d和47.4d,最长可达87d。第一代成虫寿命长达10个月以上。

幼虫孵化后即潜食玉米叶肉,只留上下表皮。张永强等(1990)从幼虫脱皮次数、头壳宽度、气孔刺的距离及形状、颜色等对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证明幼虫有4龄,并发现幼虫从3龄起进入暴食阶段,3、4龄虫的食叶量占总量的87.74%。幼虫食叶量每头一般为10.54±1.60cm2,最大为13.8cm2

玉米铁甲虫卵在玉米植株各叶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陆温等(1990)曾对卵在植株上分布的规律进行研究,生长期在10~11叶的玉米,虫卵主要集中分布在顶叶至第5叶层上,约占94.13%;他们还采用两阶抽样技术进行卵密度调查,每块田查30株玉米的上层叶片上的卵量,再用区间值估计总卵量,基本满足0.15~0.2的精确度要求,可减少约1/3的调查工作量。陆温等(1989)采用聚集度指标对卵、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证明卵、幼虫属负二项分布型,同时提出一套卵的序贯抽样调查法。

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58℃、13.99℃和18.99℃,完成卵至成虫羽化需有效积温约362.66日度。适宜产卵的温度为23~28.5℃。幼虫对夏季高温气候极为敏感,日平均温度超过27℃时,可导致低龄幼虫大量死亡。成虫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在夏季需找寻适宜生境渡夏。在广西大部分地区,每年至少可发生3个以上的理论代数,但在田间大多数只发生1代,第2代发生量极少。陆温等(1991)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夏季的高温和早、晚茬玉米间隔期的食料暂时短缺等综合因素导致第1代成虫的生殖腺进入滞育状态,这样可避免第1代成虫继续繁殖第2代而致使种群大量死亡。具体原因尚待继续进一步研究。

越冬成虫在3.5℃下1h即全部处于冷昏迷状态。致死低温为-14℃下1h和-8℃下24h。越冬成虫冬季的存活率决定于低温强度及持续时间。低温强度愈大,持续时间愈长,死亡率愈高。陆温等(1991)报道,该虫的越冬北限一般不超过最冷月平均温度6℃的等温线。主要发生危害区为冬季元月月平均温度11℃等温线以南,春玉米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20%以上的岩溶山区和丘陵地区,至于平原地区发生危害较少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影响玉米铁甲虫猖獗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当年越冬的有效虫口基数,如果前一年对第一代的防治效果好,越冬基数低,翌年发生量即少,否则翌年发生严重。连续几年放松防治,使虫源大量积累,其发生就更趋严重,且受害区域不断扩展。在一定虫源基数的条件下,该虫的发生危害程度尚与气候因素和玉米播种期等有关。早春气温回升早,降雨量少(3、4月降雨量少于100mm),气候干燥,越冬成虫存活率高,产卵期提前,可导致大发生;早播玉米长势相对较好的田块,可使大部分成虫趋于产卵、为害,常造成局部灾害。

【参考文献】:

1 张永强,陆温.西南农业学报,1990,3(2):63~67

2 陆温,张永强.西南农业学报,1991,4(2):89~90

3 孙恢鸿.昆虫知识,1959,5:148~150

4 陆文,等.广西农业科学,1978,2:37~41

5 顾晓光,等.贵州农业科学,1985,6:39~42

6 陆温,张永强.昆虫知识,1990,27(3):134~138

7 华南农学院主编.农业昆虫学(上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313~316

8 陈世骧,等.中国动物志,昆虫纲,鞘翅目,铁甲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77~279

(广西农业大学张永强教授、陆温硕士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1/5 14: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