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焊接职业危害 |
释义 | 【焊接职业危害】 19世纪末,焊接技术正式应用。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德国等均陆续介绍过一些有关焊接职业危害的情况。1959年,周德林发表了电焊作业劳动卫生情况调查,以后兰州、北京、上海、大连等地为保护焊工健康也作了很多调查研究。 焊接是工业中最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估计全球焊接工人约有数百万之多。焊接技术种类很多,除常用的电气焊外,还出现了氩弧焊、等离子焊、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和超声波焊等新工艺。电焊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热量熔化焊条和焊件,形成牢固结头的工艺过程。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可传导电流,本身可熔化形成填充金属;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稳弧、造气、造渣、脱氧、掺合金和粘接等作用,可保护金属防止空气的侵入,以达到净化焊缝金属的目的。电焊时可产生大量的金属氧化物及其它物质的烟尘,呈气溶胶状态逸散于空气中。1962年乔赐彬和1977年甘肃省卫生防疫站介绍:焊尘粒度一般为0.05~0.3μm,球形,带有不同极性电荷,可相互凝集为粉尘。焊尘的成分随焊条、母材金属及其药皮成分而异。经光谱分析,焊尘中有20余种元素,含量较多的有铁、锰、铬、镍、硅、钙、钾、钛等;对焊尘进行X线衍射分析,其成分主要是Fe2O3(33%~56%)、SiO2(10%~20%)、MnO2(5%~10%)以及氟化物等。除焊尘外,电焊时也可产生有毒气体如CO、CO2、O3、N2O5,有时有HF。焊尘和毒气的浓度取决于使用焊条的牌号、直径、药皮厚度、焊接电流用量、电压大小、焊接时间长短、焊件的外形、通风条件等因素。焊接时除产生的粉尘、毒气外,尚有高温、紫外线、高频电磁场、电离辐射等。上述有害因素常同时存在,对人体健康产生联合作用。焊接时炽热的金属颗粒和落渣飞溅可引起皮肤灼伤;电焊设备故障可致电击伤;夏季在狭窄通风不良处焊接,还可引起中暑。电焊时产生的电弧温度高达3000℃~6000℃或更高,等离子焊可达15000℃~33000℃,因此可产生很强的中波的和短波从紫外线,若防护不好,可引起焊工暴露皮肤的红斑反应和急性角膜结合膜炎。电焊时产生的红外线和可见光,长期作用则可引起白内障和视网膜脉络膜损伤。电焊工尘肺是电焊工人长期吸入焊尘而得的一种肺部疾患。早在1936年,英国Doig和Mclaughin就报道了30例船厂电焊工人,发现X线胸片上出现细小点状阴影,呈弥漫分布,但无自觉症状。后对死亡焊工进行尸检,发现肺内主要是铁末沉着,并未发现纤维化。若焊工脱离电焊作业后,肺内的结节、阴影可变淡、消失,故60年代前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是一种单纯的铁末沉着症,属良性尘肺。1980年,海老原勇等通过7例电焊工尘肺的尸检,发现肺内有明显的粉末沉着和尘性纤维病灶以及肺泡壁纤维化。1989年邹昌淇等报道5例电焊工的病理分析,发现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出现广泛的粉尘纤维灶和结节,伴有肺间质的纤维化。肺组织元素分析表明,铁、锰含量较不接尘的人员约高10~100倍,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却低10倍,这说明电焊工尘肺是以氧化铁为主的多种金属和其它粉尘所致的混合性尘肺,其致纤维化作用虽不明显,但长期吸入也致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在电焊工尘肺发病情况调查方面,1984年毛宗数在743名电焊工人中发现尘肺患者79例,患病率为10.93%。1982年前苏联дордина报道,前苏联北方边疆地区184名电焊工人中有12例尘肺发生。1987年中国卫生部已把电焊工尘肺列为法定职业病之一。电焊工尘肺合并肺癌,是因焊尘中含有铬、镍等致癌物质,近年来已屡有焊工中肺癌发病率增高的报道。有人抽样抽查1943~1973年共1059名电焊工人的死亡原因,发现死于肺癌者17人,其SMR为150;焊接工龄在50年上的281人中,发现5例肺癌,SMR为175,高于普通人群。邹昌淇报道的5例电焊工尸解中,有两例死于肺癌。Sjögren检查170名电焊工的肺组织,发现有8例肺癌,1例胸膜间皮瘤。这一问题值得今后深入观察研究。电光性眼炎是焊接作业中最常见的职业病。焊接时若缺乏防护措施,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在发病老工人中,有的曾发生数十次以上的电光性眼炎。由于电光性眼炎康复快,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无后遗症,故其远期不良影响常被忽视。目前已知反复发生电光性眼炎,可并发角膜溃疡、角膜浸润,以及角膜遗留色素沉着、角膜变性,个别情况还可以影响视网膜。另外,电焊工的视力普遍下降,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调查发现,在电焊工中近视率高达32.7%。1991年李林报道,通过家兔试验发现。焊接时电弧照射后,家兔角膜上皮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MDA(丙二醛)含量升高。故认为电光性眼炎与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发展有关。锰中毒是焊工长期吸入含锰焊烟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动物试验证实,吸入含锰量较高的焊尘后,肺、脑等内脏器官含锰量增高。60年代前,国内外焊工发生锰中毒的报道较多,近年来,因高锰焊条应用量大为减少,故锰中毒的报道已较少见。氟化物在碱性低氢型焊条烟尘中含量较高,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并蓄积于肺和骨骼。Nalon报道,在空气中氟化物超标2~6倍的作业环境下,工龄10~15a的工人中有73.8%出现骨像改变。国内杨肖汇等对313名电焊工进行骨骼X线摄片,发现可疑氟骨症52名,Ⅰ期氟骨症10名,检出率为19.8%。电焊工氟骨症的特点是发病缓慢,多数在接触10a以上才发病,骨质损害以骨密度增高和骨斑的出现为主。使用碱性低氢型焊条、锰焊条及钢焊条时,所产生的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烟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尤其在氟化钠、氟化钾烟尘并存时,可促使其发生。1990年,Sjögren报道了焊接工人接触不同金属烟尘与神经精神病症之间的关系,发现焊工长期接触含铝、铅、锰的烟尘,可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抑郁、肢体麻木等症状。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除可致神经衰弱症候群外,还可引起咽痛、咳嗽、胸闷等呼吸道慢性症状。在通风不良处用碳棒做电弧焊接,曾经有导致CO急性中毒的报道。氩弧焊接、等离子焊接工艺使用含1%~2.5%的氧化钍钨棒和金属钍,在通风良好处作业的工人,其呼吸带钍尘和氡、钍浓度及γ射线剂量一般均低于容许标准。等离子喷焊时,离子流以高速从枪体喷出,产生频率在1000Hz以上的较强的噪声[90~123dB(A)]。预防职业性危害,国内外着重从改变工艺入手,如何用半自动焊接、自动焊接代替手工焊接,采用低尘、低毒的碱性焊条等。焊接作业点应装设固定式的或移动式的局部通风装置,还可使用送风面罩或防尘面罩。焊工和辅助工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防护服与绝缘胶鞋等。氩弧焊和等离子焊除应对弧区实行密闭、通风净化、消除放射性物质和烟气外,其作业场所可采用湿式清扫,饭前用肥皂洗手。高频电磁场可按高频屏蔽方法防护。焊接工人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凡有神经精神、肝、肾、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患者,不宜从事焊接工作。焊接职业危害中急性发作的常见疾病首推电光性眼炎,长期慢性疾病中最常见者则为电焊工尘肺。把电焊工尘肺看作是单纯的铁末沉着症的观点,渐趋否定;尘肺合并肺癌的问题,正为大家所重视。新焊接工艺的职业危害尚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对在密闭容器和特殊环境中(坦克等)的焊接工人,如何改进其劳动条件,还是一个大难题。(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乔赐彬研究员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