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楸蠹野螟 |
释义 | 【楸蠹野螟】 又称楸螟、楸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和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及朝鲜、日本等楸树、梓树种植区,是危害楸树、梓树嫩梢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以苗木、幼树受害最甚,常使枝梢枯萎或形成纺锤形虫瘿,曾于50年代在河北、陕西,70~80年代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大发生,严重时被害率高达70%~10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成虫体纤细,中等大小,淡褐色,体长11~14mm,翅展28~37mm,头褐色,触角细长;翅白色,略带紫铜色金属光泽,前翅基部有两条褐色齿状横线;中室内和中室端各有一褐色斑,中室下方至翅后缘有一近于长方形的褐色大斑,近外缘处有两条褐色波状纹;后翅内线较宽而略平直,中外横线呈波纹状;前后翅缘毛均为浅灰色,腹部各节基部及两侧白色。老熟幼虫体背面呈紫红色,体长22~28mm,前胸背板具一黑褐色半圆形骨化片,其中央有一白色纵纹;以后各体节背面有一横排4个褐色圆斑;臀板褐色,椭圆形;腹足趾沟长短相间,双行,呈圆缺状;臀足趾沟三纵行。蛹纺锤形,黄褐色,长约18mm,臀棘8根。卵扁椭圆形,长约0.8mm,宽约0.5mm,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该虫在山东1年发生1~2代,以老熟(5龄)幼虫越冬,次年4月越冬幼虫化蛹。成虫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羽化、交配、产卵。5月上旬.第1代幼虫蛀食春梢,使枝梢干枯、侧枝丛生。6月下旬至7月初,幼虫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虫。第2代幼虫7月下旬开始为害半木质化的春梢和秋梢,至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陆续老熟越冬。成虫全天均能羽化,以19~23h羽化最盛。白天静伏于叶背面、树干等处,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在21~23h寻偶、交尾,一生多交配一次,交尾历时两h左右。产卵亦在晚间进行,多数单粒散产,卵产于枝干裂皮缝隙内、旧叶痕处及新梢基部,每雌蛾产卵40~110粒,寿命3~11d。幼虫孵化后即向上爬行到嫩梢顶端蛀入,蛀入所需时间约20~30分钟。蛀入后在茎内螺旋状向下取食,2龄以后向上或继续向下将嫩茎除表皮外所有组织全部吃光,使新梢枯萎。夏季新梢木质化或半木质化后,取食幼虫刺激枝条被害部分的组织畸形增长,形成纺锤型虫瘿。有少量初龄幼虫蛀食楸树、梓树的叶柄及荚果。幼虫有转枝为害的习性,受害枝梢数(X)与幼虫数(Y)的回归关系第1代为Y=-0.20+1.25X,第2代为Y=0.20+0.73X。有时同一枝条内有数头幼虫同时为害,但相互间必吐丝做隔分离或转移他处,未发现有两条幼虫在同一条蛀道内同时取食的现象。老熟后先咬好羽化孔,然后吐丝做薄茧化蛹。化蛹时幼虫头部总是朝向羽化孔方向。在山东半岛,第1代幼虫除少数发育较早者可直接化蛹外,大部分于老熟后即进入滞育状态越夏继而越冬。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但在不同林型内,不同世代幼虫的分布状况有差异,为普通的聚集分布,或具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楸蠹野螟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卵期为11.76±1.52℃,幼虫期为16.64±0.69℃,蛹期为11.31±0.17℃;有效积温卵期为82.70±8.78日度,幼虫期为208±39.88日度,蛹期为184.22±27.93日度。楸蠹野螟幼虫一生隐蔽在茎内取食、生长,对其发育、为害的特点难以弄清,以往的研究、报道多有矛盾、不实之处。80年代后期,山东省林科所对该虫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野外定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并运用数理统计手段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了幼虫龄期和在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及发生、为害规律。啄木鸟是越冬幼虫和蛹期的主要天敌,在生态条件适宜的地区啄食率高达90%左右。寄生性天敌有楸螟窄胫茧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赤眼蜂等。对楸蠹野螟的防治重点应放在楸树幼树。加强对幼龄楸树的经营管理,促进其生长,增强本身对该虫的耐受力。苗木和当年定植的楸树在春季展叶时可用3%呋喃丹25g理根,全年即可免受楸蠹野螟的危害;8~9月份啄木鸟啄巢季节悬挂招引木,人工招引啄木鸟;利用雌蛾性信息素提取物诱杀雄成虫,减低其交配率从而降低下一代幼虫的种群数量;在虫口密度较大时,可选用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久效磷等于干部涂药环或在树干基部打孔注入,效果较好,且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山东省林业科学所祁诚进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