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家畜杂种优势
释义

【家畜杂种优势】
 

拼译:heterosis
 

不同种群(品种、品系或其他种用类群)的家畜杂交所产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亲本纯繁群体。

早在1914年,沙尔(G.H.Ssull)提出杂种优势这一术语。杂种优势现象首先是在畜牧业中引起人们注意的。2000前,中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驴、马杂交产生骡;在1400多年前,后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一书已经对这项经验作出正确总结。种内的品种间杂交也开展得很早,远在汉唐时代就引进良种马改良本地马。

近代育种学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更有巨大的发展,在商品猪、肉用鸡、肉牛、肉羊、蛋鸡等现代化养殖业中,已由一般的种间杂交或品种间杂交发展成一整套系间杂交的现代化体系。

杂种优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子频率的增高,从而抑制或减弱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整个群体的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生物机体表现生活力、耐受力、抗病力和繁殖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和生长速度加快。这就是利用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杂种优势的利用环节,一般从两个方面利用杂交方法,一是杂交改良育种,即综合不同来源的优良性状,以育成新品种为目的育成杂交;二是利用杂种优势的杂交,即经济杂交。

杂交亲本的选择和提纯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基本条件。杂种必须能从亲本获得优良的、高产的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大的基因,以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

要认真测验杂种的品种,要求纯度高,品种间差异大。一般杂交用的母本多是本地品种,父本多为引进品种(品系)。不同的个体互相交配,其后代杂种优势表现也不一致。在确定正确的组合后,还必须选择优良的个体,才能取得良好的杂交效益。不同品种(系)间杂交的效果差异很大,必须通过配合力测定才能确定。但配合力测定很耗费人力和财力,因此,在进行配合力测定之前,应做到胸中有数,只对希望较大的杂交组合配合力测定。一般是父本与母本分布地区距离远、来源差别较大、类型和特点不同的品种(系)间杂交可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遗传力较低、近交性状衰退严重的杂种优势较大。

配合力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可以测定出来。配合力有两种:一种叫作一般配合力,另一种叫作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就是一个种群与其他各种群杂交所能获得的平均效果。一般配合力的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特殊配合力所反映的是杂种群体平均基因型值与亲本育种值之差,通过杂交试验进行特殊配合力测定,一般以杂种优势值来表示:

式中:H为杂种优势值;为一代杂种(杂种组)平均值:P-为亲本种群(纯繁组)平均值。

为了便于比较,杂种优势常以相对值表示,即化成杂种优势率的形式:

多品种杂交或多品系杂交试验时,亲本平均值应按各亲本在杂种中所占的成分进行加权平均。

杂交方式的选择(以猪的经济杂交为例):杂交的目的是使各亲本群体的基因配合在一起,造成新的更为有利的基因型。因具体情况不同,可采用的主要杂交方式有:(1)两品种固定杂交。总是用两个品种(品系),固定不变。一代杂种无论公母全部作商品肉猪,不作种用。(2)两品种轮回杂交。用两品种杂交一代的母猪逐代分别与两亲本的纯种公猪轮流交配。实际上是将一个品种的公猪的后代与另一品种公猪杂交产生商品肉猪。(3)三品种固定杂交。三品种固定杂交,是将特定的两品种杂交的杂种一代作为母本,再用第三品种公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全部作商品猪。这种杂交方式的总杂种优势要超过两品种杂交。(4)三品种轮回杂交。是用三品种杂交一代母猪逐代分别与三亲本的纯种公猪轮流交配,其模式为:

其优点是:可以在轮回杂交中生产杂交母本。其缺点是不能获得最高的母本杂种优势和后代杂种优势,也不能获得父本杂种优势。(5)固定轮回杂交。其模式为:

环上的A、B、C为杂交的母本,D、E、F为参加轮回杂交的父本品种,每一次杂交选出最好的母畜(15%)补充杂交母本群,其余的可以与一些其它父本品种杂交产生商品猪。其优点是容易获得杂交母本,又不致于使杂种优势大幅度下降,能获得最高的后代杂种优势。其缺点是杂交方式复杂,需要较多的父本和、母本品种猪。(6)四品种固定杂交。模式为:A♀×B♂A♀×B♂

BA♀×C♂

CBA♀×D♂

DCBA商品猪(Y2D、14C、1/8B、1/8A)

这种杂交方式,就是在三品种固定杂交的基础上再用第四个品种猪杂交,可获得较大的母本优势和后代种优势。(7)双杂交。

双杂交也属四品种杂交,首先用四个品种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个杂种间杂交,这种杂交方式不仅可利用母本的杂种优势,也可获得来自父本的杂种优势。(8)专门化品系杂交。随着畜牧业向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在普遍应用品种间杂交的基础上转为培育专门品系间杂交。所谓专门化品系就是具有一二个突出的性状,其它性状保持在一般水平上的品系。专门化品系一般分父系和母系,父系重点选择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瘦肉率和胴体品质等性状。各系间无亲缘关系。然后进行品系间配合力测定,开展系间杂交。专门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猪可获得显著而稳定的杂种优势,其杂交效果优于品种间杂交。

上述各种杂交方式都各有优缺点,也都有各自的适应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节省人力物力而效果又最好的杂交方式。

合理利用现有杂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利用现有杂种作母体,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进行轮回杂交;长远之计是该在现有杂种类型中择优选育,培育大量专门化品系,为普遍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工作准备大量理想的杂交亲本,建立健全的经济杂交繁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маблчeо м.я.окчeюyсмю,1974,25~27

2 Cчлкчн Cьчкояоyсмю,1980,33~35

3 Крчюноюли.CчqчeкмалнскаÜCком ччумч,1983,13~53

4 约翰森I,伦德尔J.遗传学与家畜育种,1981,7:223~236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吴凤春副研究员撰;邵桂芝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6/26 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