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卡介苗防治表浅膀胱癌 |
释义 | 【卡介苗防治表浅膀胱癌】 拼译:bacillus calmette-guerin in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膀胱移行细胞癌75%~85%最初表现为表浅癌。如何处理原位癌及TUR后残存的表浅膀胱癌,如何有效地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及防止表浅癌转变为浸润性癌,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表浅膀胱癌TUR后肿瘤复发率高达40%~70%,防止肿瘤复发已成为表浅膀胱癌防治中的最主要问题。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并被认为是目前防治表浅肿瘤最为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癌肿复发率,中国为15%~20%,国外为8%~37%。 BCG膀胱内灌注方法:BCG150mg溶于4C生理盐水60ml中,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后排出。每周1次×6;半月1次×6;每月1次×24。灌注前后定期摄胸片和测定WBC、RBC、BPC、BUN、Cr、AKP、SGOT以观察BCG治疗的副作用。1年内,每3个月行尿细胞学、膀胱镜检和可疑部位活体组织检查或流式细胞计检查,第2年每半年进行1次,第3年起每年1次。如尿细胞学、膀胱镜检、活体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计检查有阳性发现,则定为肿瘤复发。BCG治疗表浅膀胱癌有5个给药途径:经皮肤给药、病灶内给药、口服、腔内灌注加皮内接种及单纯腔内灌注给药。前两个途径现已摒弃。1976年,摩勒尔斯(A.Morales)首先应用120mgBCG从膀胱内灌注加皮内接种防治膀胱肿瘤获得满意疗效后,国内外学者相继证实这一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原位癌、表浅癌、残留癌、复发癌和预防癌复发。由于皮内接种可引起溃疡及脓肿,并有人认为皮内接种加膀胱内灌注途径与单纯膀胱内灌注途径的疗效相似,使皮内接种逐渐被摒弃。现在单纯腔内给药已被广泛认为是最佳途径。此外,BCG口服治疗膀胱肿瘤,于1984年纳艾脱(N.R.Netto)和1989年蒋云仙等报道亦取得良好效果。1991年德克纳(C.A.L.Dancona)报告,当病人不愿接受BCG膀胱内灌注或引起强烈的局部副反应时可采用BCG口服。给药剂量:灌注剂量还有不同看法,药量以每次120~150mg者为多,但也有1次给药0.5mg取得与多给药效果相似并少有合并症者。BCG口服剂量: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可疑和阴性分别给药200mg、400mg和800mg,每周3次,时间不限。关于疗效,1985年凯莱(D.R.Kelley)综合评价了Morales、Lamm、Brosman、Herr和Camacho等有影响的BCG疗法结果,其预防性治疗、残余癌治疗和原位癌治疗的无病率分别为81.4%(92例/113例)、67.9%(38/56)和70.9%(39/55);在比较性研究的国内报告中,卫焘等的肿瘤复发率BCG组为15.0%(3/20),噻替哌组为41.0%(7/17),对照组为63.6%(14/22);孟荟等的肿瘤复发率BCG组为15.78%(3/19),噻替哌组为37.03%(10/27),对照组为36.36%(8/22)。关于疗程,Morales原始方案是每周连续灌注6次。1982年勃洛斯曼(S.A.Brosman)则提倡在6周后逐步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至每月1次,连续用药2年。近年发现短程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不断增加,多数学者都同意疗程一般为2年。1990年梅骅等提出对多发性肿瘤、复发性肿瘤、T2期肿瘤或疗程中仍复发者,预防性灌注宜延长至3~5a,次数可酌减;但毒性反应与并发症随着疗程的延长和药量的加大而增加。BCG膀胱内灌注的副反应一般可以耐受。1986年莱姆(D.L.Lamm)总结了1278例BCG治疗膀胱癌的副作用和并发症,90%以上病人有膀胱炎症状,常在灌注2~3次后出现,持续约2d。近1/2患者有轻度血尿,1/4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并发症主要包括高热(3.9%)、肉芽肿性前列腺炎(1.3%)、BCG肺炎或肝炎(0.9%)、关节炎或关节痛(0.5%)等。1990年诺尔(W.H.Rawls)报告5例BCG脓毒症患者。如有严重膀胱刺激症状及发热、寒战、不适,BCG剂量应减半,并服用异烟肼300mg/d,灌注当天开始连服3d。如出现严重全身副作用,则停止BCG治疗,并给予三联抗结核药。如病情急重可加用环丝氨酸500mg,每日2次,作用快且有救急之效。动物实验表明,抗结核药并不影响BCG的抗肿瘤效果,但有作者指出异烟肼是否会削弱BCG的抗肿瘤效果还不能肯定。有人认为刚切除过肿瘤部位的粘膜下层及肌层可形成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是BCG进入血流的门户。因此,手术后时间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容易使BCG吸收入血流,认为在有严重的膀胱炎、尿道扩张、插尿管有明显的创伤时,不应该给予BCG治疗。一般于术后2~3周行膀胱内灌注较为适宜,必须经细导尿管将药液灌入膀胱,接着将少量生理盐水经导尿管注入,以使导尿管中无药液残存,这样严格遵循正规操作,可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口服BCG几无副反应和并发症,偶有一过性皮肤潮红、痒、皮疹和恶心、胃部不适、厌食和排尿犹豫等。BCG膀胱内灌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是:(1)激发膀胱粘膜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被BCG激活的巨噬细胞浸润到膀胱壁内,形成肉芽肿,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2)提高宿主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增强宿主的抗肿瘤的免疫反应;(3)BCG在肿瘤局部有抑制(或杀伤)肿瘤生长作用;(4)激活的巨噬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等),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至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还是发挥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BCG膀胱灌注后有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近来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BCG灌注后T辅助细胞(TH)与抑制细胞(Ts)水平和比值的变化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关于BCG剂量、疗程及TUR-BT后开始灌注的时间还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如果希望BCG灌注疗法的疗效更为提高,合并症更为减少,药物使用更趋合理,只有加强它的作用机理研究,阐明其作用的实质。1987年墨杰瑞(P.A.Merguerian)报告1组13例膀胱肿瘤患者术后使用BCG(常规剂量之半)与IL-2(白细胞介素-2)联合膀胱内灌注取得良好效果,且副作用小。1991年柯凯脱(A.T.K.Cockett)报告22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后使用BCG半量(60Mg)加IL-2膀胱内灌注,肿瘤缓解率为88%,22例单独用BCG灌注者,缓解率为59%。提示BCG与IL-2联合膀胱内灌注其疗效优于单独BCG灌注,且副作用小。【参考文献】:1 Morales A,et al.J Urol.,1976,116(2):180~1832 Brosman S A,et al.J Urol.,1982,128(1):27~303 Netto N R,et al.J Urol.,1984,132(4):675~6774 Kelley D R,et al.J Urol.,1985,134(1):48~535 Lamm D L,et al.J Urol.,1986,135(2):272~2746 Merguerian P A,et al.J Urol.,1987,137(2):216~2197 蒋云仙,等.中国肿瘤临床,1990,11(6):340~3428 梅骅,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0,11(6):340~3429 Rawls W H,et al.J Urol.,1990,144(6):1328~133010 Dancona C A,L,et al.J Urol.,1991,145(3):498~50l(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云仙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