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豆杆黑潜蝇
释义

【豆杆黑潜蝇】
 

拼译:agromyzid beanfly,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ner
 

它又称豆秆蝇、豆秆穿心虫,属双翅目潜蝇科。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它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南方及黄淮大豆生产区,除主要为害大豆外,并为害赤豆、绿豆、四季豆、豇豆、豌豆和苜蓿等多种豆科作物。中国常见的为害大豆的潜蝇科害虫还有豆梢黑潜蝇,分布于南方各省;豆秆蛇潜蝇分布于福建;豆叶东潜蝇,分布于南方各省及黄淮部分地区;豆根蛇潜蝇分布于东北地区。此外,尚有菜豆蛇潜蝇,据K.A.Spencer(1973)报告,认为应改为Ophiomyia phaseoli(Tryon),亦为害大豆,在中国东南部大豆生产区有分布。

豆秆蝇为常发多发性虫种,每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且世代重叠,华南部分地区全年均见为害,广西柳州年发生13代以上,福建福州7代,浙江兰溪6代,黄淮流域4~5代。一般以蛹在大豆及其他寄主的秸秆中越冬。江苏等地越冬蛹受寄生蜂寄生率高达100%,来年虫源尚不明,但不排除越冬蛹羽化的可能性。

豆秆黑潜蝇成虫早晚最活跃,多集中在豆株上部叶面活动,夜间、烈日下、风雨天则栖息于豆株下部叶片或草丛中。25~30℃为取食、交配和产卵适温。除喜吮吸花蜜外,常以腹部末端刺破豆叶表皮,以口器吮吸汁液,被害嫩叶的正面边缘常出现密集的小白点和伤孔,严重时可呈现枯黄凋萎。成虫产卵于植株中上部叶背近基部主脉附近表皮下。初孵幼虫先在叶背表皮下潜食叶肉,形成小虫道,经主脉蛀入叶柄,少部分幼虫滞留叶柄蛀食直至老熟化蛹,大部分幼虫再往下蛀入分枝及主茎,蛀食髓部和木质部,严重消耗大豆植株机体营养,影响水分和养分的传导。虫道蜿蜒曲折如蛇行状,1头幼虫蛀食的虫道可长达17~35cm。每株豆秆中约有幼虫2~7头,可多达13头以上。幼虫老熟后先在茎秆或叶柄上咬一羽化孔,并在孔的上方化蛹。羽化孔可断绝部分输导组织可使植株折断或枯死。

黄淮、长江流域春大豆一般受害率为70%~90%,夏大豆则高达100%。受害株表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荚小、粒少和粒重下降,常年减产15%~30%,重发年减产30%~50%。用呋喃丹、乐果、氧化乐果等药剂防治后,虫量、虫道长度明显下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及百粒重等显著提高,分枝期提前,分枝量增加,其防治效果远比防治其他害虫明显。但由于虫体小,为害隐蔽,易被忽视。鉴于豆秆蝇生活史的绝大部分时期均在大豆植株体内完成的特点及化学防治的种种弊端,育种学家和应用昆虫学家提出利用大豆抗虫性培育抗虫新品种。

Chiang和Talekar(1980)利用自然虫源以茎秆虫量为指标,用统计分级法从6775份大豆材料中筛选出受害较轻的材料16份,未发现免疫材料,但获得4份表现高抗的野生大豆。夏基康等(1981,1984,1986)从豆秆蝇与寄主两个方面研究大豆抗豆秆蝇性能,并鉴定出江苏淮北524个大豆品种(系)的抗蝇性,发现穗稻黄、美-2等6个品种受害较轻。王经伦等(1985)鉴定了1181份大豆材料对豆秆黑潜蝇的抗性表现,筛选出徐豆4号、阳春青豆等较抗虫品种。盖钧镒等(1989、1990)对4582份大豆材料进行4次田间自然虫源鉴定和3次网室人工接虫鉴定,提出以茎秆虫量为筛选指标,用表现稳定的10份高抗材料和10份高感材料为标准品种进行抗蝇性分级的分级方法,以及利用自然虫源在大豆开花期进行抗性鉴定的鉴定技术;标准品种分级法可通过标准品种消除环境间的差异,保证不同群体、不同环境下鉴定结果的可比性和稳定性,鉴定出临安白毛九、无锡长箕光甲、兰溪白毛豆等15份抗源,发现中国东南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存在抗性较强的材料。

Chiang和Norris(1983,1984)研究了前述4个高抗豆秆蝇的野生大豆材料的一些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特性,探讨抗蝇性机制,表明抗性材料幼茎为紫色,茎秆次生组织分化较早,皮层分布有多酚,茎秆虫量与叶面积、茎粗、叶质量、茎秆含水量高度正相关,与茸毛密度及叶片含水量呈负相关。近年来国际上未见有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报道。盖钧镒等(1989)的研究结果认为,抗蝇性与品种的开花期、成熟期、分枝数、叶色、茸毛密度及茸毛着生状有关,而与花色、种皮色、茸毛色及其粗细、长短等相独立。

韦涛等(1989)、颜辉煌等(1990)发现豆秆蝇成虫产卵对大豆品种具有选择性,而且在同一植株上趋向中上部叶片上产卵,单株平均着卵量与茎秆平均幼虫量无显著相关。指出大豆抗蝇性可能主要不决定于产卵选择性,或许与抗生性有关,颜辉煌等(1990)用着卵量少的品种叶片的水和乙醇抽提液喷洒处理着卵量多的品种,发现处理后品种的平均着卵量显著减少,推测该水溶物与醇溶物中可能存在抗拒豆秆蝇成虫产卵的化学物质。

刘范一等(1990)、颜辉煌等(1990)的研究结果认为,品种间茎秆虫量、虫重、虫长差异显著,指出抗生性主要体现在茎秆中的虫量、虫重、虫长,而叶柄中的这3个害虫性状未见有品种间显著差异。抗幼虫钻蛀茎秆和抗幼虫在茎秆内生长发育是两种不同的抗生性机制。中国大豆地方品种中具有这两种机制均佳的资源。茎秆虫量、茎秆虫重、茎秆虫长与大豆茎粗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分枝数、复叶数、单位叶面积茸毛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质量、叶干重等性状无显著相关。

颜辉煌等(1990)的研究资料指出,大豆对豆秆黑潜蝇存在耐虫性,药剂防治豆秆蝇效果明显,单株虫量显著降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显著提高,提出可用药剂防治后品种增产率作为大豆耐虫性鉴定指标,发现南农493-1和淮-109等品种经田间药剂防治后,增产率为0.88%~3.338%,而启东紫皮豆、14-2、东海小扁豆等品种增产率在20%以上。说明前一类品种具有较强的耐虫性,可在育种中加以利用。盖钧镒等(1989)的研究资料表明,大豆抗蝇性属遗传性状,对于抗蝇性的选择有效果,但该性状的遗传力较低。韦涛等(1989)利用3个高抗亲本、两个高感亲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在田间利用自然虫源条件下对P1、P2、F1、F2和F3家系的抗感反应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抗蝇性受单个显性主基因控制,可能受微效多基因及环境的修饰,未发现细胞质遗传效应。刘范一等(1990)以两个高抗亲本和两个高感亲本间杂交试验,结果支持韦涛等的结果。研究资料还表明,两个抗性亲本间、两个感性亲本间均无遗传差异而具等位性;抗蝇性的表现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微效多基因的作用不明显;中抗亲本与高抗及高感亲本间杂交试验结果,同高抗与高感亲本间的杂交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AVRDC于1976年起设置抗豆秆黑潜蝇鉴定与育种计划,迄今尚未见选育研究的报告。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结合抗蝇育种已选育出抗蝇性近于目前最佳抗源、农艺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系南农87-23、南农88-29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豆秆蝇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危害生物学、抗源筛选鉴定、抗性机制等方面,迄今仅南京农业大学报道了抗性遗传与选育研究。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是需进一步查明各地不同豆秆蝇种类及其结构,深入研究抗性机制与抗性遗传,开展抗蝇选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豆秆黑潜蝇研究协作组.南京农学院学报,1981,3:33~42

2 江苏省豆秆黑潜蝇研究协作组.南京农学院学报,1984,3:31~37

3 盖钧镒,夏基康,崔章林,等.大豆科学,1989,8(2):115~121

4 韦涛,盖钧镒,夏基康,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3):11~16

5 盖钧镒,主编.大豆育种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进展.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205~212,213~217

6 颜辉煌,盖钧镒,浦奉华,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3):1~6

7 韦涛,盖钧镒,夏基康,等.遗传学报,1990,16(6):436~441

8 Chiang H S,D M Norris.Environ Entomol,1983,12:260~265

9 Chiang H S,N S Talecar.J.Econ.Entomol,1980,73:197~199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盖钧镒教授、崔章林助理研究员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12/23 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