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森林立地定量评价 |
释义 | 【森林立地定量评价】 拼译: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forest site 在森林立地评价中,定性分析方法曾得到长期普遍的应用,至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在采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每个因子的作用程度只是概念性的,于是,北美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学者寻求定量分析的方法,提出立地指数(SI)的概念。据Jonez(1963)的看法,反映定量分析方法的第一套立地指数曲线是在19世纪初期产生的。1888年,Weise提出了第一组反映优势木高生长的立地指数曲线。早期的SI曲线采用的是平均高,以后采用林分内优势木的平均高(即一定基准年龄时的林分上层木高,或简称上层木高),认为上层木高对立地的变化反映灵敏,而且较少受其他因素(如密度)的干扰。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1931年,Bull提出在幼龄林中用树高生长段方法来编制立地指数,并提出一个树高生长段的指标。但是,他认为这种指标并非十分准确,以后被采用的是“5年高生长段”,即胸高以上5年内的高生长量(Wakell等,1954)。对高生长段的起始点,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Blyth(1974)认为最低起始点应为3m,Alaris和Hagglund(1976)认为最佳起始高度应在2.5m左右。但是,高生长段方法的应用局限性很大,后来在这一领域中几乎没有什么新的进展。然而,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产生年轮生枝的松类树种。评价立地质量最基本的方法,除林木生长指标外,还有林地本身的特征指标。所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又开始探索立地指数与林地本身的特征(立地因子)间的关系,以便能全面准确地评价立地质量。这就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利用回归分析建立函数关系式来表达SI与林地特征间的关系。将SI和立地因子结合起来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直线回归,但经常采用的是逐步回归。在模似SI和立地因子间关系时最常见的问题是如何给函数式中引入定性的变量,这个工作经常采用所谓的假设变量来完成(Moosmeyer和schopfer,1972)。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西泽正久把数量化理论方法应用在林业上并获得成功之后,人们开始主要应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来表达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即“数量化立地指数”,这种方法是从某一原则出发,将不能用数值表示的量(如坡向、土壤类型等),通过数学处理而使其变为能用数值表示的量。利用立地因子来确定SI的方法,在全世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种方法也许适用于所有林地,即使那些现在仍没有生长林木的地方也适用。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在森林立地定量评价研究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1976)王光恩等(1980)、沈国航等(1979)、郝祖渊等(1980)、张康健等(1984)及王斌瑞等(1982)和朱金兆(1985)分别研究并编制了落叶松、杉木、油松、刺槐等树种的数量化立地指数表,运用此表可以检查有林地林木的生长状况,预测无林地的生产潜力,选择该树种适宜的立地类型。特别是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与数量化立地质量等级表的结合,使立地质量评价更为直观明显。石家琛等(1981)用聚类分析方法,张康健等(1985)及赵荣慧等(1988)分别应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以此主导因子为性状,其得分值为性状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立地类型,使定量评价和分类相结合,不仅可全面评价立地质量,而且解决了定量评价应用难的问题。骆期帮等(1989)还进行了多树种评价方面的研究。中国在预测方程基准变量(criterion bariable)的选择上,也作了不少的工作。刘冀等(1982)选用上层木树高的年平均生长量;戴秀章等(1985)选用毛条优势丛(地上部分)鲜重作基准变量;高志义、朱金兆(1982)在晋西残原沟壑区以春旱期(4~6月)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平均1m土层深的水层厚度作基准变量;张康健等(1983)在淳化等黄土高原沟壑区采用30~40cm土层深处的土壤含水率作基准变量;沈国舫等(1985)用油松4种不同高生长指标作基准变量,分别建立预测方程,结果表明:标准地上4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HT-1)的复相关系数最高,说明其反映立地条件差异最灵敏;5年高生长段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也可成立,但复相关系数稍低,说明还有一些干扰因素影响它们对立地差异的反映,但5年高生长段的量测比较容易,在全树高量测比较困难时,用5年高生长段作为评价立地质量的生长指标仍是有前途的;张康健等(1984)用12种基准变量建立预测方程,结果表明,以上层木高改算为统一年龄的树高值、上层木高实测植、上层木胸高以上林木总高度实测值和上层木高年平均值作为基准变量所建立的预测方程,可在实际中应用;胸高以上5年高生长节间复相关系数最小(R=0.53~0.57),尚需进一步研究;胸高以上林木总高度为一较好基准变量,所建立的预测方程,其复相关系数最高,且原始数据的收集又较方便。总之,为了保证立地质量评价的客观效果,基准变量的选择应具备反映立地敏捷、预测精度高、直观而又易于测定等特点。林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各种数学分析方法的介入,使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将从定性描述发展为以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子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类和评价,全面准确地获取立地信息(特别是因子间的交互信用);采用日益完善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加工,使森林立地分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断提高;以及利用卫片、航片判读与立地分类和评价相结合,绘制立地图,使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林业生产实践。随着完整的包括各层次水平的森林立地分类的科学系统的建立,单树种的立地分类与评价将向多树种的综合评价方向发展。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选择能正确预估生产潜力,并能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直接依据的树种间代换评价;(2)正确确定易于野外直观判断,且具有显著效应的解释变量;(3)选择切合客观规律的数学模型和能使回归模型包含有效变量剔除无效变量的拟合方法。【参考文献】:1 王光恩,等.林业调查规划,1980,(1):24~332 Bjorn Haddlund.Forestry Abstracts,1981,42(11):515~5273 James H Brown,James L.Stires,Forest science,1981,2(1):162~1664 王斌端,等.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3:116~1285 张康健,等.林业科学通讯,1985,12:10~126 沈国舫,等.林业科学,1985,12:10~127 张康健,等.造林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26~318 张康健,等.森林立地定量评价与分类,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26,43~52,90~1269 赵荣慧,等.生态学报,1988,8(1):51~5810 骆期帮,等.林业科学,1989,25(5):410~419(西北林学院张康健副教授撰) |
随便看 |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